所謂「百善以孝為先」,墓地是逝者的歸宿,歷來為華人所看重。每年在清明、重陽掃墓,不少孝子賢孫到墳場懷念至親,但鮮有人會留意香港華人墳場的發展歷史。
香港開埠之初,只是一片名不經傳的捕魚採石之地,人口僅寥寥數千。隨著城市發展,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萬多人增加至1913年的50萬人,社會對墓地及各類公共設施需求殷切。
香港開埠後,英國人把源於西方的墳場概念引進香港。政府甫成立即在灣仔設置墳場埋葬去世的軍民。其後,多座不同宗教、種族背景的墓地相繼在港島建成。
當時港島各處充斥著華人山墳,殮葬方式簡陋,華人從來沒有一處稱得上體面的墳場。即使坊間不斷有聲音爭取,當時港府對華人的殮葬事宜並不熱衷。
1911年12月,十八位華人領袖一同向政府爭取開闢一所供華人安葬之永久性墳場。終於在1913年,政府撥出香港仔面積約70,000平方米的官地,作為首個無宗教華人永久性墳場。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因應成立,管理及發展轄下的華人永遠墳場。
華人永遠墳場的建立,説明香港已經不單是一處臨時寄居地,而是可以賴以終老的家園,見證以香港爲家的重要社會發展里程碑。
服務香港逾百載,華永會是香港最具規模的私人墳場營運機構之一,以非牟利形式為在香港永久居住並有華人血統的人士及其親屬,提供墓地、龕位及撒放骨灰服務。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華永會相信生命的精神及價值不應止於離世。華永會致力創新提升墳場設施及服務,將正向思維、生命道德教育、人性化概念及社會貢獻四項元素融入設施細節、服務範疇及慈善工作,並以此作為長遠發展的基礎與方向。
資料由華永會提供(本欄周四刊登)
{{hket:inline-image name="LifeLOGO.jpg"}}{{/hket:inline-image}}
資料取材:華永會《高山景行》- 高添強
-
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 裝備學生服務社群 |
|
-
-
醫療事故|瑪嘉烈隔離病房負壓系統今早故障 抽氣扇失靈10分鐘後恢復正常 |
|
-
罕曬全家福│61歲李子雄一家三口遊公園 頭髮濃密即時變Young陪囝囝玩 |
|
-
種族仇恨|明尼蘇達黑人遭警槍擊後撞車亡 逾百民眾示威爆衝突 |
|
-
緬甸政變|傳緬甸軍政府索85美元 家屬付款才可領回遺體 |
|
-
-
-
-
-
又到回南天!點樣唔俾潮濕及霉菌入屋? 要靠『抽濕、乾衣、空氣淨化』全面抵抗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女神遇渣男決心轉會!新手機介面化身男友視覺 貼心功能跑贏另一半
|
「華人永遠墳場 緣起與華人喪葬習俗」 - 晴報 - 副刊 - 親子/教育 - D200924
「華人永遠墳場 緣起與華人喪葬習俗」 - 晴報 - 副刊 - 親子/教育
所謂「百善以孝為先」,墓地是逝者的歸宿,歷來為華人所看重。每年在清明、重陽掃墓,不少孝子賢孫到墳場懷念至親,但鮮有人會留意香港華人墳場的發展歷史。 香港開埠之初,只是一片名不經傳的捕魚採石之地,人口僅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749604%2F%E3%80%8C%E8%8F%AF%E4%BA%BA%E6%B0%B8%E9%81%A0%E5%A2%B3%E5%A0%B4%20%E7%B7%A3%E8%B5%B7%E8%88%87%E8%8F%AF%E4%BA%BA%E5%96%AA%E8%91%AC%E7%BF%92%E4%BF%97%E3%80%8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49604/%E3%80%8C%E8%8F%AF%E4%BA%BA%E6%B0%B8%E9%81%A0%E5%A2%B3%E5%A0%B4%20%E7%B7%A3%E8%B5%B7%E8%88%87%E8%8F%AF%E4%BA%BA%E5%96%AA%E8%91%AC%E7%BF%92%E4%BF%97%E3%80%8D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745000/2749604/1d_1024a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745000/2749604/
副刊
親子/教育
503
2749604
514
514005002
副刊 親子/教育
華人永遠墳場,永懷人生,清明,重陽,掃墓,華永會,墓地,龕位,撒放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