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癌症治療】中大機械臂輔助手術 清大腸癌細胞更安全徹底

發佈時間: 2020/09/15

大腸癌是本港常見癌病之一,在腸癌初期可使用微創內鏡手術進入腸道內切除腫瘤。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吳兆文教授表示,中大由2010年起與新加坡合作,開發機械人內鏡平台EndoMaster EASE系統,應用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簡稱ESD)。他稱,醫生只需透過系統控制內鏡中的伸縮機械臂,便可在腸道內將附於腸內黏膜的腫瘤,連同周邊邊緣及黏膜下的病變組織一併切除,徹底根治癌症,減低復發機會。

大便有血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出血量是關鍵,4招教你分辨,詳情即睇【下一頁

吳教授解釋,ESD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讓病人保留完整的器官,但其操作技術的要求高,手術時間長,倘由經驗較淺的內鏡技師進行,或會增加手術期間出現腸道流血、穿孔的風險。故配合新平台系統使用後,醫生能控制機械臂以便掀開及拉高病變組織依附的黏膜,進行切割,同時增加手術安全度。

{{hket:inline-image name="b4f23efb-bb1b-4165-a288-c7baaa7b3f99.jpg"}}{{/hket:inline-image}}

內鏡手術機械人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大腸癌。(冼偉倫攝)

中大今年5月起運用第二系統進行臨床研究計劃,並順利完成全球首個腸道腫瘤切除個案。

手術後即晚可進食 翌日能出院

首名以新技術進行手術的病者65歲陳女士,參加政府的大腸癌普查計劃後,發現直腸有初期腫瘤,到私院求醫後被告知若進行切除手術有機會要將肛門切除,日後或需用「屎袋」,幸最後獲威院通知可嘗試進行新手術。她表示,手術後無痛感,當晚已可進食稀粥,翌日已能出院。

吳教授指,團隊至今已成功運用新技術為6名病人進行大腸ESD手術,均沒有穿孔個案。而病人於手術後一天可以開始進食及術後兩天出院。他指出,透過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而確診的個案,有逾6成是早期患者,望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漸趨穩定後,能提高治療早期患者的成效。

撰文:胡靜嫻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