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耳癌】婦人耳鳴痕癢挖出黑紅色耳垢 拖3個月求醫揭耳道塞滿腫瘤患癌【附醫生拆解】

發佈時間: 2020/09/24

若發現健康出現異常,應盡快求醫,以免延誤治療。一名中年婦人每隔3個月會前往耳鼻喉科覆診,以處理耳垢容易阻塞耳道的問題。她最近一次求診時向醫生表示,自己被耳部不適所困擾,而且出現頭暈問題,耳垢更呈黑紅色。醫生經檢查發現,其耳道塞滿腫瘤,屬罕見癌症。有醫生直言耳朵雖小,惟也可能出現嚴重問題,提醒切勿輕視耳部不適。

台灣耳鼻喉科醫生吳昭寬在台灣健康節目《醫師好辣》分享病例,稱最近一名50歲女患者前來覆診,由於其耳部屬於油性,耳垢容易阻塞耳道,故每3個月都會覆診清理耳垢。

20多歲女日飲2杯含糖飲品「提神」,體重暴升單邊乳房「升級」揭患乳癌,有6招減乳癌風險,詳情即睇:【下一頁

在最近一次覆診中,女事主指近3個月出現耳朵痕癢、耳鳴、耳悶等情況,甚至頭暈。醫生用棉花棒輕挖耳道後,發現耳垢不像以往呈土黃色,而是猶如「黑松露混合番茄醬」的黑紅色耳垢。

吳昭寬遂為她檢查及清理耳垢,未料使用內視鏡察看後,發現其耳道內藏有一大顆「粉紅色肉團」,切片檢驗證實為較罕見的惡性腫瘤-耳道鱗狀上皮細胞癌。吳醫生解釋,由於患者的腫瘤長約2厘米,已塞滿耳道,故她會感到特別痕癢,亦會聽不清楚及出現耳鳴。

醫生:耳朵也可出現癌症  嚴重可致失聰

吳昭寬嘆謂患者早就發現異常,卻沒有即時求醫,而是待至每3個月的覆診,以致延誤治療時間;所幸經手術切除腫瘤及化療後,情況恢復良好。他指出,耳朵雖然只是身體其中一個小部位,但也有可能出現癌症,切勿輕視看似輕微的症狀,

「小地方還是有這麼嚴重的問題。如果(腫瘤)不小心吃到了神經部位,你就會整個聽覺都癱瘓掉。」

吳昭寬提醒,耳癌或與慢性發炎有關,假如經常挖耳,過度的機械刺激便會影響耳道皮膚細胞生長,可致慢性發炎,繼而引致細胞惡性病變。

經常挖耳易發炎可致癌變

本港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德彰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耳癌在香港,以至全世界都比較罕見。耳癌一般可分為外耳及中耳,普遍會出現耳塞、流膿、流血水等症狀;假如較遲發現,當腫瘤侵蝕耳骨便會出現痛楚;而腫瘤堵塞耳道後,聽覺亦會變差、出現耳鳴等。

黃醫生續指,外耳道癌症其實與皮膚癌相似,由於整個外耳道都是皮膚,所以同樣可演變成癌症,例如經常於陽光下曝曬,外耳皮膚或有機會因此而癌變。他又指,若經常挖耳導致耳道損傷,造成反覆及長期發炎,都有可能增加癌變機會;惟若只是挖傷耳道一至兩次,一般而言不致於引發癌變,籲毋須過於憂慮。

惟不少人平日都愛自行挖耳,黃醫生提醒應盡早戒掉此習慣,因為耳道本身有自動排出耳垢的功能,故不宜用耳挖、棉花棒等工具挖耳,以免影響耳部健康;除非耳部出現問題,例如耳道較窄或曾進行手術,否則毋須特別清理耳垢。

慳家主婦長期食隔夜飯餸,排血便體重急跌揭患大腸癌,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賴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