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病向淺中醫】年輕糖尿病人恐短8年命 死亡風險高同齡非患者5倍

發佈時間: 2020/09/24

糖尿病是常見都市病,估計現時本港最少約有50萬名患者。中文大學醫學院發現,在過去16年來,45歲以下糖尿病年輕患者除不斷增加,出現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亦很高,其中死亡風險更較非患者高5倍。中大指及早識別高風險年輕患者以控制病情很重要,正展開一項研究計劃以確定個人化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呼籲45歲以下患者參與。

19歲患者體重劇降血糖爆標 , 疑因新冠病毒誘發糖尿病 ,詳情即睇【下一頁

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病科研究團隊分析了由2001年至2016間,本港公立醫院共77萬名糖尿病人的數據,發現期間與糖尿病相關的主要併發症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衰竭、中風和截肢的發生率下降60%至80%,而因糖尿病患者因各種原因引致的死亡數字則減少50%。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副教授陸安欣醫生表示,以上改變只局限於中年至老年的糖尿病人,4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中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卻保持不變,最新估算顯示他們的死亡風險,更比同齡的非患者高5倍。

她指出,年輕患者增加主要成因包括他們對藥物和生活模式改變依從性不理想,「例如年輕患者要返工,好難做到戒口,放工又因為好疲倦,想做運動又做唔到,所以好難做到控制血糖。」

年輕患者沒做體檢亦忽略求診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馬青雲教授指出,年輕患者不會察覺自己有健康問題,本身沒有做體檢即使出現病徵,但亦會忽略沒有求診。而根據中大自1995年建立的「香港糖尿病登記資料庫」數據,年輕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會較一般人口縮短7至8年,呼籲當局增撥資源,以及早識別高風險年輕糖尿病患者並協助他們控制病情。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創所主任陳重娥教授指出,年輕患者的發病原因複雜,包括遺傳、環境、社會心理和生活方式,因此確定發病成因,對提升個人化治療成效很重要。中大研究團隊提出使用生物遺傳標記對糖尿病進行分類的精準醫學,驗證對這個患者群組是否有效,現正招募45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者,參與名為PRISM的研究計劃,詳情可發送WhatsApp訊息至電話號碼9563 0326或電郵至prism@cuhk.edu.hk。

糖尿病部分病徵

  • 口乾
  • 口渴
  • 體重下降
  • 常感疲倦

撰文:蔡淑儀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