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冠肺炎】胃潰瘍藥有抑制病毒複製能力 港大研究臨床治療新冠肺炎

發佈時間: 2020/10/12

港大化學系及微生物學系研究對抗新冠肺炎有新突破。由袁國勇等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1種治胃潰瘍「老藥」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能力,研究團隊正進一步研究如何用以臨床治療新冠肺炎。

城大新法活檢RNA結合蛋白 , 助研發新冠病毒藥物 , 詳情即睇 【下一頁

港大理學院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潤銘表示,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有兩條出路:第1條是尋求「老藥新用」,即找出現有的臨床藥物能否抗新冠病毒;第2條則為研發新型抗新冠病毒藥物或疫苗。是次港大團隊嘗試走第1條路,王潤銘說,他們留意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基因組上,有一組「病毒複製指揮官」,由螺旋酶及RNA聚合酶組成的,可令新冠病毒快速增加,而螺旋酶中的鋅離子,更是複製中的關鍵元素。

王潤銘指,考慮到過往有研究指金屬化合物可抗菌,團隊遂試用金屬化合物於新冠病毒上,發現含金屬藥物能夠將螺旋酶中的鋅離子破壞至不可逆轉的程度,使其失去活性,從而剝奪其複製能力,抑制新冠病毒繁衍。

以倉鼠實驗 發現肺部病毒量下降10倍

王潤銘續說,團隊發現後,即試驗逾20種現有含鉍及相關金屬的藥物,篩選後發現,一種常用於臨床以治療胃潰瘍、含鉍的「老藥」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能使新冠螺旋酶活性下降逾9成。團隊再以黃金敘利亞倉鼠進行RBC治療實驗,發現經RBC治療後,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倉鼠,其肺部新冠病毒量下降10倍,與常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的「神藥」瑞德西韋相約,同時可緩和新冠肺炎帶來的炎症。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則說,研究結果暫未能立即應用在臨床上,需進一步研究使用途徑及劑量。陳福和解釋,因為RBC用於治療人類胃潰瘍時是口服進藥,但用在動物實驗時,研究員不能控制動物進食量,加上口服RBC也不易吸收,故會直接打針在倉鼠腹膜,「睇倉鼠可以頂到最高劑量同最佳效果係點」。陳又提醒市民,千萬不要「一窩蜂」去搶購RBC去防疫,因為現時未有用於人體治療新冠肺炎的數據,而過量食用或有機會中毒及有副作用。

該研究已於國際科學雜誌《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並已就「RBC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申請美國專利。

RBC部分優勢:

  •  價錢約為瑞德西韋的1/4
  •  RBC已使用多年,較安全
  •  無特殊儲存條件,常溫儲存不變質

 

撰文:李嘉慧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