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標
曾廣標

航空業的「生門」

發佈時間: 2020/10/23

航空業的「生門」

本周初已熱傳的消息成真,國泰航空(00293)於周三(21日)宣布業務重整計劃,包括裁員5,000多人,即時結束旗下國泰港龍的營運,剩下來的員工要簽署減薪減福利的新合約等。國泰管理層今次做法受到個別議員的批評,而特區政府早前注資之後不想再介入,也成為被抨擊對象。

然而股市的即時反應卻是正面的,周初已見國泰股票有補倉活動,周三更一度反彈上6元,雖然收市時未能守穩,但仍升了2%,反映投資者基本上支持今次重組。我們可以責罵市場涼薄,但投資股票要看前景,此時此刻航空公司若得不到政府的持續大幅補貼,減少開支是唯一辦法,由於業務萎縮,大幅度削減人手是無可奈何的抉擇。然而,股價的短期造好是否只是「死貓彈」呢?至少不宜過分樂觀。

今年6月,國泰透過股東供股和政府注資,得到390億元「新水」,然而每月多達15億至20億元的現金流失,以及業務至今仍毫無起色,政府也難以再大規模注資,否則無法向納稅人交代。因此,管理層只好選擇及早節流,否則公司有可能墮入破產的險地。

裁員僅減部分虧損 換取時間待景氣恢復

管理層估計在今輪重整後,國泰每月的開支可節省5億元,即全年開支可減少60億元。上半年國泰的虧損接近100億元,意味着國泰在可見的將來仍未能止血,但希望能換取時間,待環球疫情最終受控,空運業景氣得以恢復。

全球的航空業正處於前所未見的危機,在世紀疫症下,各國封關封城,空中客運人數大幅減少,就算是貨運也受到影響。近期歐美疫情又見加劇,空運短期內難言復甦,各國的航空公司紛紛準備進一步裁員,國泰只是航空業裁員潮中的一員吧。事實上,國泰已不算急進,早前是用自然流失的方法來減少職位,因此,今次削減8,000多個職位,實際上只影響5,000多個員工。然而,由於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本地員工,社會的情緒自然不會與股市的情緒看齊,人們擔心接近年尾政府的保就業計劃就快完結,到時涉及旅遊業的恐怕將有更多裁員。

香港與新加坡都是彈丸之地,沒有內部航綫,在各地強制檢疫令之下,旅客的流量跌至谷底,航空業的生存條件很差。早前新航已大規模裁員,可以說「雙城」都是逼不得已。政府的其中一個責任是爭取恢復旅遊往來,而香港和新加坡最先達成原則性協議也是必然的,皆因雙方皆需要恢復通航振興旅遊業。

新加坡政府一向很有效率,希望今次與香港的協議,也能及早落實吧。之後區內其他疫情基本受控的國家,也可加入類似的旅遊氣泡計劃,互惠互利。

與其他城市簽旅遊氣泡協定 惠及航空業

香港理論上較新加坡稍佔優,因為有中國內地這個龐大的市場,然而與內地的通關實質上未恢復,主要做內地航綫的港龍早已沒有甚麼生意可做,她關門後航綫劃分給國泰和同系的香港快運,暫時也只是例行公事,並無實質好處。

林鄭特首稍後將到內地與各部委商討惠港政策,她說可望在11月中旬啟動健康碼,但願不只是與廣東有限度通關,而是可與其他外省大城市達成旅遊氣泡協定,使航空業也受惠。

國際航空業界組織有專家認為,要到2024年才可恢復2019年的水平,即是說還有幾年要捱。不過,全球等待的是安全和有效的疫苗正式通過和面世。因此,較樂觀而言,明年底應已有一定比例的人士接種,可逐步恢復空運商旅往來。至於到時會否出現報復性消費,多搭飛機去旅遊,使航空公司恢復賺錢及招聘回舊員工,還要視乎疫苗是否管用,接種了便不怕受感染?(原文刊於《經濟通》)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曾廣標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和財經評論員
欄名: 國金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