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打風】點解唔用核彈炸散颱風? 天文台拆解可行性 1950年代學者曾構想

發佈時間: 2020/10/31

即將踏入11月本港仍傳來颱風消息,令市民有「今年風季特別長」的感覺,晴雨不定令人困擾,加上前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更造成嚴重破壞,威力令人震攝,故不時有網民提出「點解唔用核彈炸散颱風?」天文台今日(31日)在facebook專頁出片,指其實早在1950年代曾有學者提出類似理論,並拆解當中的可行性。

超強颱風「天鵝」迅速增強 中心風力時速260公里2013年以來最強,詳情即睇【下一頁

天文台製作短片指,不少網民曾提出可以利用核彈將颱風炸毀,其實早在1950年代尾,美國曾有氣象學家提出類似理論,透過一輛配置核武的潛水艇,在風眼下發射氫彈在水面引爆,令風眼中的暖空氣被炸至高空,溫度較低的空氣便會湧入、取代暖空氣,從而令風暴威力減弱。

{{hket:inline-image name="70.JPG"}}{{/hket:inline-image}}

(天文台影片截圖)

NOAA:技術上不可行

不過天文台引述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指出,撇除輻射污染物帶來的災難性環境問題,此理論在技術上並不可行。NOAA解釋,一個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可以約100萬億瓦特的功率釋放熱能,約相等於每20分鐘便有一顆約1000萬噸核彈爆炸。

至於在颱風仍未成熟時炸毀又是否可行?據NOAA資料,單是大西洋每年便有至少數十個「熱帶擾動」出現,但難以預測哪些會發展成具破壞力的颶風級別,總難將所有「熱帶擾動」炸毀,而且它們釋放的能量亦達颶風的10分之1,故該理論並不可行。

{{hket:inline-image name="73.JPG"}}{{/hket:inline-image}}

單是大西洋每年便有至少數十個「熱帶擾動」出現。(天文台影片截圖)

 

天文台影片:

{{hket:facebook-video id="401539667897471"}}{{/hket:facebook-video}}

責任編輯:黃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