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疫情減低覆診意欲 自行停藥或惡化房顫 增中風風險」

發佈時間: 2020/11/23

新冠肺炎疫情令人膽顫心驚,在家抗疫、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更使人抖不過氣,甚至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也因疫情不敢到外求醫,導致病情惡化。有醫生提醒心房顫動患者,疫情期間必須依時服用薄血藥,若然出現心律變化等異常狀況,應在做足衛生措施下盡早求診,避免增加中風機會。

73歲的劉婆婆(化名)早於今年7月感到心悸及心跳異常,家庭醫生替她檢查後發現她患上了心房顫動,遂轉介她至專科醫生作進一步診治。然而,當時正值第三波疫情爆發,她擔心受到感染而不敢外出,直至最近疫情緩和,她才主動覆診。結果,醫生發現她的病情在這兩個月內明顯惡化,心跳由最初每分鐘80幾,升至140,更有持續心悸及氣喘等徵狀。

停藥拒覆診 致病情惡化

類似劉婆婆的個案,隨著疫情持續,的確時有發生。心臟科專科陳麒尹醫生指出,不少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礙於疫情,無法外出覆診而停藥,或有機會在這段真空期,因沒有任何預防措施而併發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房顫是需要長時間服藥及覆診的疾病,如果貿然停藥,可能導致缺血性中風,對年長患者是非常危險。」

事實上,房顫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薄血藥穩定病情,陳醫生表示,一些新型薄血藥毋須戒口及定期抽血檢查,為現時第一線治療藥物,對無法經常外出的患者來說較為方便。相對上,服用傳統薄血藥『華法林』的患者則最基本需要每2至3個月驗血一次,檢查薄血指數以監察病情,並要避免進食含有維他命K的食物,以免減低藥物療效。

可攜式裝置 助監察房顫

可是,要說服年老的房顫患者在非常時期覆診並不容易。陳醫生認為,如果擔心疫情無法外出,可以讓家人代為配藥,持續控制病情;患者亦可以致電醫生或護士,透過視象診斷等形式,讓後者跟進病情及評估風險,避免延誤診治。他補充,現時坊間有不少檢測房顫的可攜式儀器,建議患者配戴使用,恆常地監察房顫病情。

陳醫生勸喻房顫患者,疫情持續並不代表無法外出,不妨在較少人的時間,做足保護措施下到外運動伸展,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經常留在家中除了精神轉差,缺乏活動也會令體力下降,控制房顫同時,也要妥善控制三高,減低患上其他慢性疾病的機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心臟科專科陳麒尹醫生指出,不少房顫患者礙於疫情,無法外出覆診而停藥,或有機會在這段真空期,因沒有任何預防措施而併發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