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市民保持日常衛生、勤洗手已成常態。但台灣一名兒科醫生,近日卻被病人家屬投訴過於「勤洗手」,指醫生為患有腸病毒的孩子看病時曾在他們面前洗手,認為此舉會傷害到孩子的弱小心靈。帖文引起網民討論,紛紛形容該家長為「玻璃心家長」。
【家長注意】出世3日感染腸病毒,女嬰器官衰竭搶救半個月死亡,詳情即睇:【下一頁】
台灣兒科醫生陳木榮昨日(19日)在其Facebook專頁「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發帖分享,指其一位兒科醫生朋友近日遭到腸病毒兒童患者的家屬投訴,投訴內容如下:
「我的孩子是腸病毒(患者),你在我面前和護理師(護士)一起洗手消毒;第二次回診(覆診)的時候,我剛離開門診,你又叫護理師一起洗手消毒。」
該家長斥責醫生過度勤於清潔和消毒雙手,擔心此舉會令孩子認為自己被醫護「歧視」而造成心靈受傷,直斥:
「你們這樣子一直洗手消毒,讓我很受傷。」
陳醫生得悉投訴內容後,不禁憶起自己曾亦因為「洗手」的問題被病人投訴。他表示當時對方認為其洗手時間過短,「好像沒有在心中完整唱完兩首生日快樂歌」,而覺得雙手沒有洗乾淨。
網民:醫生這樣做是尊重病人
帖文引來大批網民熱議,紛紛批評投訴的家長沒有衛生常識,並形容對方是「玻璃心家長」,「洗手消毒是在保護自己的小朋友好嗎」、「醫生沒有洗手消毒我反而覺得怕」、「不洗手難道要讓下一個患者承擔風險嗎」、「沒有洗手消毒才會投訴吧,醫生這樣做是尊重病人」。
另有其他醫生亦身同感受地分享類似經歷,指一次替患者做完腳部超聲波治療後清潔雙手,「我看到他一副很受傷的樣子……我還要去治療別人呢,難道不能洗手嗎?」
衞生防護中心:保持雙手清潔預防感染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腸病毒71型(EV71)是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也是引致手足口病的病原體、傳染病之一。此病毒感染一般在幼童中發現,病徵主要與手足口病相同,主要包括發燒、口腔有疼痛的潰瘍,以及帶水疱的皮疹,潛伏期一般為3至5日。
而最佳的預防方法是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包括保持雙手清潔、如廁後應徹底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蓋鼻口、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此外,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亦很重要,家長應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以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要徹底洗手等。
【家長注意】逾300間學校、3000人上呼吸道感染,專家拆解4大高危習慣,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林幸琦
-
大意出事︳22歲媽媽忙照顧4歲女兒 1歲兒被遺屋外渡過-32℃寒夜 |
|
-
抑鬱惡化︳29歲抑鬱女現幻覺拒穿衣變暴躁 遭家人囚禁籠中5年 |
|
-
家庭教育|小童模仿善心男執地上煙頭 遭母訓斥不要學:那是叔叔喜歡髒東西 |
|
-
關家姐擺烏龍|關心妍重提《勁歌》搶獎事件喪笑 重溫歷年頒獎典禮的尷尬時刻 |
|
-
天網恢恢|兩地產經紀殺業主冒名賣樓 水泥封屍藏牆身20年後命案曝光 |
|
-
奇怪小偷︳偷300公斤白菜醃成酸菜 大媽被捕4個解釋認為理所當然 |
|
-
-
「迷你工作室靈活租約 有助彈性創業 疫下殺出新血路」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進食困難 注重營養吸收 避免骨質疏鬆」 |
|
-
「註冊藥劑師推介 陳琪、麥雅緻大讚 法國天然療法保健品 預防+紓緩外感初發症狀」 |
|
-
-
「停經針」抑制卵巢功能 未停經晚期HR+/HER2-乳癌擴闊治療方案」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大意出事︳22歲媽媽忙照顧4歲女兒 1歲兒被遺屋外渡過-32℃寒夜
|
-
抑鬱惡化︳29歲抑鬱女現幻覺拒穿衣變暴躁 遭家人囚禁籠中5年
|
-
新冠肺炎︳今增50宗確診疫情反覆 張竹君:街坊聚集飲酒食煙增加傳播
|
-
為病人籌款︳包山王黎志偉坐輪椅挑戰壯舉 攀登319米如心廣場2小時攀至31樓
|
-
家長注意|獨自玩耍連帽外套勾住異物 2歲童跌倒衣服勒頸窒息亡
|
-
家庭悲劇︳六旬兄妹不婚照顧九旬病母 母聖誕節離世兄妹伴屍多日上吊
|
-
誤食暖包|暖包誤當調味料撈麵食 80歲老翁中毒患腸胃炎|3大用暖包安全貼士
|
【衛生常識】小朋友染腸病毒 醫生接觸後洗手遭投訴 玻璃心家長: 讓人很受傷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01120
【衛生常識】小朋友染腸病毒 醫生接觸後洗手遭投訴 玻璃心家長: 讓人很受傷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市民保持日常衛生、勤洗手已成常態。但台灣一名兒科醫生,近日卻被病人家屬投訴過於「勤洗手」,指醫生為患有腸病毒的孩子看病時曾在他們面前洗手,認為此舉會傷害到孩子的弱小心靈。帖文引起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808332%2F%E3%80%90%E8%A1%9B%E7%94%9F%E5%B8%B8%E8%AD%98%E3%80%91%E5%B0%8F%E6%9C%8B%E5%8F%8B%E6%9F%93%E8%85%B8%E7%97%85%E6%AF%92%E3%80%80%E9%86%AB%E7%94%9F%E6%8E%A5%E8%A7%B8%E5%BE%8C%E6%B4%97%E6%89%8B%E9%81%AD%E6%8A%95%E8%A8%B4%E3%80%80%E7%8E%BB%E7%92%83%E5%BF%83%E5%AE%B6%E9%95%B7%EF%BC%9A%20%E8%AE%93%E4%BA%BA%E5%BE%88%E5%8F%97%E5%82%B7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08332/【衛生常識】小朋友染腸病毒 醫生接觸後洗手遭投訴 玻璃心家長: 讓人很受傷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05000/2808332/og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05000/2808332/
健康
生活健康
503
2808332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台灣,衞生防護中心,疫情,歧視,醫生,腸病毒,新冠肺炎疫情
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台灣,實體詞,香港政府及法定機構,衞生防護中心,時事,社會民生,疫情,時事,社會民生,歧視,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病菌及病毒,腸病毒,實體詞,時事事件,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