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慳家婆婆買米一次食足6個月 發霉米照食攝入毒素如慢性自殺

發佈時間: 2020/11/26

部分人為慳錢會照食發霉食物,但隨時變「慢性自殺」。台灣有一位慳家婆婆因眼睛變黃、食慾不振等症狀求醫,檢查後發現有肝指數過高並出現黃疸,疑與長期進食發霉的米有關。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表示,發霉食物或產生黃曲霉毒素,即使將食物煮熟毒素依然存在,長期攝取或可誘發肝癌。

食物發霉照食砧板發霉不換,慳錢夫婦雙雙罹患肝癌,詳情即睇:【下一頁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陳炳諴在電視節目《醫師好辣》分享病例指,一名72歲婆婆因出現眼睛變黃、食慾不振、尿液呈茶紅色等症狀,由孫兒陪同到求醫。陳醫生指婆婆有明顯的黃疸,卻沒有飲酒習慣、藥物使用或慢性肝炎(即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進一步抽血檢查也證實沒有病毒性肝炎。由於其肝指數及黃疸指數均處於高水平,於是安排她入院治療,經藥物治療後,女事主肝指數開始緩慢下降。

陳醫生指,由於過去有長者因服食不知名的藥物,而導致肝指數升高,於是建議家屬回家查找一下,但沒有任何發現,其後家屬留意到婆婆家中雪櫃沒有插電,且米缸有嚴重異味,米也已經變色。

陳醫生隨後得悉,原來婆婆獨居,平日非常節儉,甚少使用雪櫃,一包米可以食3個月至半年,早前婆婆倒米時不小心將少量水倒進米缸,導致部分米已發霉,但她不捨得棄掉,以為煮熟後可以照吃,最終致病。

陳醫生提醒,發霉食物經過烹煮後,雖然可殺死細菌和霉菌,但毒素依然存在,相信婆婆因長期進食發霉米,攝取大量黃曲霉毒素,導致肝指數上升。他提醒,如果體內黃曲霉毒素濃度過高,可致肝臟衰竭甚至死亡;而濃度較低則如同「慢性自殺」,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更容易誘發肝癌。

3類發霉食物易釋黃曲霉毒素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接受《晴報》訪問時曾表示,花生、堅果、穀類等食物儲存不當,會增加黃麴毒素(aflatoxin)汚染的風險,可以增加致癌。由於這種毒素無法從一般烹調過程中消除,建議食物一旦發霉,應避免進食。

不過,梁醫生指由黃麴毒素直接誘發的肝癌病例並較少,而且亦要長期攝取才會增加風險,籲市民無需過於擔心,反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誘發肝癌的最常見的原因。原發肝癌中多數屬肝細胞腫瘤,而常見誘發肝細胞腫瘤的原因包括:

1.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增加肝癌風險150至200倍)

2. 酗酒

3. 有嚴重脂肪肝的患者

4. 長期進食黃麴毒素的食物

他又提醒,初期肝癌沒有明顯的病徵,難以發現,「肝臟沒有神經線,通常要到後期,腫瘤撐大肝臟包膜,患者才會感到痛楚,並出現黃膽、肚脹、腳腫、腹部積水等徵狀,嚴重更可致肝昏迷。」故慢性肝炎患者應每隔半年至一年接受甲胎蛋白驗血檢查及超聲波檢查,及早察覺身體異常並開始治療。

臭豆腐日食2份終揭患肝癌,醫生:發霉食物易釋致癌毒素,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陳樂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