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生物製劑控制銀屑病 減併發共病風險」

發佈時間: 2020/12/03

隨著社會對銀屑病的認識加深,部份患者不再諱疾忌醫,然而礙於病情相對嚴重,接受過傳統藥物治療後,病情依然無甚改善。有醫生就指出,近年較常使用的生物製劑,有助中至嚴重程度患者持續控制病情,惟不同患者的身體狀況及實質病情有異,選藥必須考慮不同因素,特別是患者有否其他相關疾病,適當用藥有助抑制病情及減低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銀屑病又稱為「牛皮癬」,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慢性皮膚疾病,它與先天的基因遺傳及後天的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香港皮膚健康基金成員、皮膚科專科梁偉耀醫生指出,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紅斑,並因角質異常快速代謝而產生銀白色鱗屑,覆蓋著皮膚表面,導致乾燥及痕癢等病徵,甚至會因為抓損而疼痛。

生物製劑療效較持久

由於病徵會影響到外觀,患者因此擔心外表受到歧視而形成心理壓力。梁醫生引述研究指出,有近半的銀屑病患者可能同時患有情緒病,其中以抑鬱症和焦慮症最為常見。他補充,銀屑病不單帶來心理影響,更會併發關節炎、代謝綜合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早診早治將能減少共病發生。

然而,不少銀屑病患者或諱疾忌醫,令病情變得嚴重,最終需要接受較進取的治療手段,其中生物製劑較能針對性以藥物中和體內的發炎因子而穩定炎症。梁醫生解釋,銀屑病的發炎因子以白血球介素或腫瘤壞死因子為主,相對舊式生物製劑,新一代生物製劑例如「抗白細胞介素17」(IL-17),經證實約9成以上患者使用後得到90%以上改善,持續用藥之下,療效更可維持2年或以上。

用藥須考慮多方因素

不過,現時坊間生物製劑的種類較多,醫生及患者該如何選擇用藥呢?梁醫生認為,新一代生物製劑各有特性及限制,起效時間亦各有不同,需要仔細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臨床狀況作出判斷,例如考慮同時有長期病患的病人需要較頻密的複診,有否銀屑病相聯疾病、體重情况及工作安排等,並要排除潛伏的結核病及肝炎等病症,從而制訂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事實上,近年醫學界證實銀屑病與代謝綜合症有關,患者出現心血管的風險相對較高。梁醫生指出,部份生物製劑有助改善心血管問題,其中IL-17見效較快,患者於兩星期內已見顯著療效︰「起效越快,除可及早保護心血管,亦可減低外觀帶來的情緒困擾,有助患者重建自信。」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皮膚科專科梁偉耀醫生指出,銀屑病不單帶來心理影響,更會併發關節炎、代謝綜合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早診早治將能減少共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