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港學童反覆經歷停課、全面網課、半天面授等,可謂考驗家長和學童的適應力。對於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學童家庭,要適應這些變化,會否更困難?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指出,不論授課模式的轉變,最重要的是治療規律和依從性,以及家長對治療的正確觀念,幫助ADHD患者穩定病情,減少專注力、行為、情緒問題。
治療欠長期規律 可致病情失控
目前用於ADHD的藥物主要是中樞神經刺激劑和非中樞神經刺激劑。前者較為常用,其作用是刺激腦部,以平衡腦部傳遞物質水平。藥物根據藥效分為短效的4至8小時、每天須服用2至3次;和長效的12小時,每天服用一次。麥棨諾醫生解釋,由於長效藥只需要每天服用一次,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會較高,症狀的管理亦會較平穩。「其實在疫情期間,ADHD學童因行為和情緒問題而求診個案的確有所上升之勢,但問題往往並非來自教學模式的轉變,而是用藥的選擇和規律。」麥棨諾醫生說。
一名今年升中一的學生,年幼時已確診ADHD,一直有服用長效藥物。但近日開始出現行為問題,如胡亂發脾氣、專注力下降、沉迷遊戲機,致親子之間衝突越來越多。家長起初以為問題出自不適應中一生活和教學模式的轉變。但求診後,醫生發現家長並沒有為患者編排規律的生活和治療。由於長效藥藥效持續12小時,醫生均會建議患者早上服用。然而,沒有課堂或休假的日子,這位中一學生便睡至下午時份,為了晚上能安睡,家長自行停藥或只服用短效藥,令患者病情大起大跌,難以控制病情。
醫生:多考慮患者整體行為和 情緒控制 長時間控制病情
麥棨諾醫生指,類似以上個案在疫情期間甚為常見,認為問題是自出家長對治療的不了解,往往會糾結於藥物對子女的影響。例如認為在學習日程較輕鬆時,停藥或減藥可以讓腦部「休息一下」;或認為藥物會令患者腦部過度分泌物質,需要「休養」。麥棨諾醫生指:「這些均非正確觀念,首先,中樞神經刺激劑並不是興奮劑;其次,ADHD患者因腦部發育問題,不受外界干擾的自控能力、忍受力、情緒控制、專注力均較同齡人士弱,問題不會只反映在學習方面,課餘期間的情緒和行為控制也十分重要,建議家長從子女整體成長考慮治療方案。」因此,即使面對教學模式的轉變,最理想的治療規律是不變、依從醫生治療指示、長時間全日控制。上述的中一生,在跟從醫生指示依時服用長效藥物後,情況大為改善。
考試季臨近 需更留意治療規律
年末是學生的考試季,早上考試,下午和晚上溫習,家長和小朋友也會大為緊張。麥棨諾醫生指,最重要的當然是以上所提及是規律、全日控制治療方案,另外,親子之間也要建立良好的温習方式。由於ADHD患者容易受視覺及聽覺刺激,因此容易受遊戲、影片所吸引而分心,建議家長可以在電腦設定封鎖部分網站,幫助孩子集中上課和溫習。醫生最後提醒,各種藥物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必須與醫生詳細商討,了解哪一款藥物適合自己,再作治療決定。
{{hket:inline-image name="DRMak.jpg"}}{{/hket:inline-image}}
▲精神科專科 麥棨諾醫生
-
微辣阿晶自殺離世4個月 舊愛加蔥今日低調結婚迎娶儀仔 |
|
-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 x 邵氏影城創意項目獎| 黃修平賴恩慈親自監製兩部得獎短片 讚年輕創作人:對電影有熱情 |
|
-
施明跌倒做開腦手術一年後終出院 攬孫萬事足 李泳漢李泳豪有你冇我 |
|
-
食用安全|將軍澳街市買龍躉 男子食後手部口腔麻痺 揭中「雪卡毒」超過3斤海魚高危 |6大貼士減風險 |
|
-
尋找他鄉|經濟不景憂前途 上海90後夫婦棄高薪 移居泰國清邁「見希望」 |
|
-
入廚知識|紙巾墊食物恐吞一種化學物質 醫生:可致皮膚炎哮喘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食用安全|將軍澳街市買龍躉 男子食後手部口腔麻痺 揭中「雪卡毒」超過3斤海魚高危 |6大貼士減風險
|
-
入廚知識|紙巾墊食物恐吞一種化學物質 醫生:可致皮膚炎哮喘
|
-
油塘火警|71歲翁寓所自焚 揭獨居逾20年悲歌 行動漸差疑不欲住安老院萌死念
|
-
猝死風險|粉嶺35歲男子 被妻發現家中廁所猝死 2日前頭痛未有求醫
|
-
玩水危機|10歲女酒店游水後耳痛 求醫誤診耳炎3周後死亡 揭染致命寄生蟲:死亡率97%
|
-
不幸中之大幸|27歲女醫科生上超聲波堂 被教授抽中做示範 即場揭甲狀腺有腫瘤
|
-
珍惜眼前人|父親獨自梳化上猝逝 港男難忘入屋眼前一幕 痛泣:明明前日先一齊打完邊爐
|
-
愛滋風險|本港愛滋病個案連續7年下跌 較高峰跌四成 梁智鴻:盼2030年前結束對港威脅
|
「授課模式轉變 ADHD童難適應? 醫生:關鍵在於治療規律」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01211
「授課模式轉變 ADHD童難適應? 醫生:關鍵在於治療規律」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自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港學童反覆經歷停課、全面網課、半天面授等,可謂考驗家長和學童的適應力。對於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學童家庭,要適應這些變化,會否更困難?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指出,不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824441%2F%E3%80%8C%E6%8E%88%E8%AA%B2%E6%A8%A1%E5%BC%8F%E8%BD%89%E8%AE%8A%20ADHD%E7%AB%A5%E9%9B%A3%E9%81%A9%E6%87%89%EF%BC%9F%20%E9%86%AB%E7%94%9F%EF%BC%9A%E9%97%9C%E9%8D%B5%E5%9C%A8%E6%96%BC%E6%B2%BB%E7%99%82%E8%A6%8F%E5%BE%8B%E3%80%8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24441/授課模式轉變-ADHD童難適應-醫生-關鍵在於治療規律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20000/2824441/PRPPL11Dec20KV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20000/2824441/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2824441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過度活躍症,ADHD
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過度活躍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ADHD
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授課模式轉變
家長 醫生 患者 藥物 問題 規律 病情 專注力 行為 情緒 麥棨諾 學童 腦部 期間 模式 觀念 依從性 以上 個案 學生 親子 疫情 子女 中樞 方案 時份 整體 指示 神經 刺激劑
2020-12-11
授課模式轉變-ADHD童難適應-醫生-關鍵在於治療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