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教練爸爸設計簡易體能遊戲 鼓勵小朋友疫情下多做運動

發佈時間: 2020/12/16

疫情下小朋友看屏幕時間超標,影響成長及體適能能力。到底要如何鼓勵小朋友多做運動?體適能專家爸爸黃永森鼓勵家長一同與子女運動,因小朋友天生愛模仿,見到父母常做運動,小朋友自會多做運動。

黃永森(Sam)是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註冊物理治療師及美國運動醫學學院運動生理學家,他謂因工作需要常要為學校設計體適能運動,其子女在耳濡目染下,都愛走出戶外鍛練。他強調體適能就是身體的基礎能力,跟活動量是一個銀幣的兩面,體適能狀態良好,對生活上要應用到肢體的各種能力,自然會有利。

實踐180分鐘運動量

而幼兒運動量夠,有助提高其體適能能力表現。然而學校運動堂亦未必足夠提供需要的體適能內容,加上現今小朋友少有到戶外跑跳,影響到日常活動量不足。

Sam曾提倡小學生每天應要有60分鐘中至劇烈的運動,至於幼稚園階段(2至5歲),每天應要有180分鐘活動量,每天180分鐘是否太難達標?他笑謂去公園玩人捉人5分鐘,已有運動量。

他又鼓勵家長需要與子女一同參與運動,並坦言在子女面前他只視自己為玩伴,並非教練。「我當自己是玩伴,打籃球時我着重情感的交流,要開心沒壓力。在子女面前也會減少看電視、用電腦及玩手機等不必要的屏幕時間。」

加入挑戰讓孩子解難

其一對子女天男(12歲)和天兒(10歲)自細有運動細胞,哥哥曾同時入選小學的田徑、足球和籃球校隊,幾乎所有球類都很容易掌握;妹妹現在專注芭蕾舞、排球和乒乓球。子女運動叻,但他笑謂他們年幼時,花大量時間玩遊戲。

另外,他也喜歡在日常的家居運動中,加入一點挑戰,讓小朋友解難。因為家住馬灣,他常就地取材去鍛練孩子體能。「我們定期會去執石,並沿着海岸一條長達100米的石墩路,以手腳配合爬到終點,至今大仔上了中學,仍很掛念這段爬石時光。」

撰文︰胡麗珊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攝影︰黃建輝、受訪者提供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