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入口米比本地米更平?

發佈時間: 2020/12/18

非洲入口米比本地米更平?

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爆發新冠肺炎期間,我和室友一同去超級市場採購食物作儲備。超市貨架上有不同地方生產的大米,包括泰國、越南、中國和本地米。

正當我想拿起一袋本地大米時,室友阻止了,說要買亞洲米;我說我們應該要支持本地農業呢!但他說本地米含有大量雜質,洗米較麻煩,所以他們一般傾向買入口大米;而且入口米和本地米價錢相若,有時甚至會更便宜。

非洲國家的農業,無法生產足夠的食物去滿足人口需求,導致長期依賴外國入口食物。非洲是全球入口最多大米的地區,也是小麥第三大入口地區,去年入口糧食的價值接近500億美元。

有人認為非洲氣候乾旱,不適合種植,但其實部分國家,例如中非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氣候和土壤都被認為可以生產大量糧食,足以滿足整個非洲的需要。可是,剛果超過8成食物都由外國入口。現時剛果只有1成土地用作糧食生產,耕種技術落後,沒有適當的灌溉系統,再加上國內的戰亂衝突,結果剛果無法依靠自己的農業去餵飽人民。

至於入口食物,性價比非常高,價錢跟本地食物差不多,但品質就比較好。很多亞洲國家的政府都有補貼農民生產,所以即使亞洲大米以較低價錢出口,農民仍可獲利。亞洲大米千里迢迢來到非洲,即使加上運輸費,竟然比本地米還要便宜。試問本地大米又怎可以與進口米競爭呢?這個情況變相打擊非洲農業生產和發展。

非洲農業其實有能力自給自足,不過發展停滯不前,近幾年飢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更有惡化趨勢,情況實在令人欷歔。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李俊杰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