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媽媽疫情下創作羊毛氈 釋放壓力 尋找快樂

發佈時間: 2021/01/12

疫情持續,港人在種種限制下如何自處?全職媽媽許君婷是羊毛氈手作人,自言這大半年避疫在家,卻在創作中自得其樂,月前更以「魚樂汝樂」為名舉辦展覽,期望在這段艱難時間,與大家一同尋找快樂。

看許君婷(Vivian)色彩繽紛、毛戟戟的魚兒,其趣怪造型先讓人會心微笑。她說,魚兒即使去不到陸地、飛不上天空,只在海中徜徉仍能魚樂無窮,港人這段時間在種種規限下,也應尋找自身的快樂。

要說受限,對曾留學澳洲、過去10年間先後旅居世界各地的Vivian可能感受更深。她因丈夫工作關係,曾分別停駐瑞士、英國、韓國及緬甸,一住便是兩、三年。囝囝Jun在香港出生,10個月大時舉家前往瑞士,Vivian也由此離開廣告及市務職場,當上全職媽媽。

10歲兒讀直資小學

她的手作生涯,則要由韓國說起,「有朋友帶我逛東大門的布市場,那裏很大,布匹圖案都很漂亮,本身不太懂操作衣車也專程向朋友借了一部,買布自學。」年前回港後,Vivian開始創作奇幻魚,魚兒家族不斷壯大,最後更發展成為一場展覽。

現年10歲的Jun自小隨爸媽居住不同國家,在外地唸國際學校,回港後因中文程度不足,Vivian讓他留級1年入讀本地直資小學。她自言較幸運,現時就讀的學校並不會過分催谷學生,會跟隨小朋友成長的步伐。Jun最常投訴的,是香港的學校不可以跑,也不可以踢波。

沒參與家長群組

相較各地的學習情況,Vivian感到最大的分別,可能是家長本身。「香港小朋友的壓力不單來自學校,也來自家長。外國家長間聯誼,說的是媽媽們的興趣或一起做義工,不牽涉孩子的課業,也有共識讓小朋友自己管理學業,家長參與度不高。但香港太多數家長群組,卻是幫小朋友check功課、check帶漏了甚麼,有學校甚至由班主任開群組讓家長參與,這樣的風氣其實並不健康。」

她認為,身處香港,不論家長及小孩,也很容易隨波逐流,連參與甚麼活動也一樣,很多時卻忘記了小朋友本身的興趣和步伐。她刻意沒有參與任何家長群組,因加入了便會忍不住看,現在反而樂得輕鬆。

撰文︰李越樺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