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堅持到最後一秒鐘

發佈時間: 2021/01/29

堅持到最後一秒鐘

一年了,原來口罩已戴了超過一年。去年新歲疫情爆發,香港感染數字只得個位數;折騰了一年,又到新歲,但數字卻是逾萬宗,不累不累還是累。

1973年,重量級拳王科曼(George Foreman)以一個不見經傳的小拳手身份,挑戰當時世界拳王傅利沙(Joe Frazier),傅利沙就是一舉打敗阿里而成名的。科曼在第一回合已6次擊倒傅利沙,第二回合以技術性擊倒傅利沙而登上世界拳王寶座。

當年32歲的阿里和29歲的傅利沙在拳擊界已經算老了,25歲的科曼如日方中,38戰全勝,其中35次技術性擊倒對手。第二年,科曼接受已經日落西山的阿里挑戰。阿里雖有觀眾緣,亦是許多年輕人的偶像,無奈歲月不饒人,而且全球賭盤都是一面倒的買科曼贏。

當然了,拳怕少壯,加上科曼又如日中天。誰知阿里以柔制剛,經常挨近繩邊。這消極抵抗的戰術克制了科曼。捱到第8回合,阿里等待到一個機會,突然一記左勾拳把科曼擊倒,阿里重登拳王寶座,而科曼從此銷聲匿迹。

這一拳壇盛事令拳迷津津樂道。20年後,這個失去影蹤的科曼突然捲土重來。他以45歲的高齡挑戰拳王摩爾,這次當然是捱打了,但捱了9個回合,在第10回合卻一舉擊倒摩爾。他既重登拳王寶座,亦締造了拳壇史上最高齡封王的紀錄。

到底是甚麼動力驅使消失了20年的科曼再次踏足拳壇呢?他說,當年被阿里的左勾拳擊倒後,在裁判倒數至8時,他恢復了力氣,但感到身心疲累,他放棄了,不再站起來,任由裁判倒數至10,判他輸掉比賽。這些年來他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當時他站起來堅持下去,結果會怎麼樣?

最後他給自己一個機會,20年後捲土重來,戰勝對手,亦戰勝了心魔。放棄那兩秒,讓科曼後悔了20年。

香港人曾經以最少的資源,靠雙手創造了經濟奇迹和自己的命運,雖然現在面對「疫」境,但絕不可放棄最後幾分鐘啊。(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