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社工媽媽創共學園 鼓勵孩子從生活中吸收知識

發佈時間: 2021/02/22

很多家長都要孩子贏在起跑綫,最好更擁有十八般武藝,但其實真的適合每位孩童嗎?社工媽媽Natalie從前因工作關係經常接觸學童,發現有些因學習原因出現情緒問題,更令他們跟家長出現分歧,於是她便決定自創教學園地,讓小孩隨着自己成長步伐發展,從生活中吸收知識,享受真正的學習樂趣。

Natalie是一位社工,從前主要做家庭教育及輔導工作,服務對象為小朋友及家長,曾處理過各類大小問題。「有些小朋友太黐工人姐姐,卻不理會媽媽;有的就不肯自己瞓覺,一定要大人作伴等,但這些都是很小的問題。」

多理解及包容

Natalie也遇過一些較複雜的個案,求助者最終成為真正需要輔導的對象。「這位求助人是一位媽媽,她說孩子性格『唔嗲唔吊』,在學校上堂經常心不在焉,令媽媽感到很大壓力,經常跟小朋友發生衝突,每次大家都喊得很厲害。」

Natalie隨後接觸該小孩,發覺他的問題並不大。「他只有5歲,未知道學習最終的目的,以及對日後升學的影響,這是絕對可以理解的。但當我再進一步向媽媽了解,發現在童年時,屋企對她要求很高,故此她用自身經歷放在小朋友身上。」於是Natalie跟媽媽說即使有方法令小孩更專心,但可能仍達不到她的要求,更反問媽媽對小朋友的要求是否合理,這位媽媽最終亦明白問題所在,跟孩子的關係得到緩和。

Natalie說小朋友出現學習問題,很多時是出於家長過高的期望。「家長期望在自己悉心教育下,見到仔女在成長路上有正面的發展,但其實很多孩子都想做回自己,便按着當刻的心情及想法做決定,故此家長應要對小朋友多理解及包容。」

大約6年前Natalie誕下女兒,便決定辭職做全職媽媽。有着過往輔導孩子的經驗,Natalie自有一套教養法。「我採用和平育兒方法,即少講權威,母女的地位是平等。」另外,她亦不贊同打罵法,因殺傷力很大。

家長一起學習

Natalie利用自己做社工及對女兒教養的經驗,於2017年創立了「香港共養共學園地」,主要對象為0至6歲的小孩,以共學作理念,家長及孩子可一起學習。「香港的幼稚園最早可兩歲入學,但我認為太早讓小朋友與家長分離,並不是理想做法,因3歲前的小孩仍對家長很黐身,是正常不過的事,這樣『拆散』雙方,會令小朋友缺乏安全感,日後影響他們的成長。」

園地可以讓家長與年紀較輕的小朋友共同上堂,Natalie說家長可慢慢淡出角色。「小孩在有足夠的安全感情況下,當想跟其他小朋友玩樂時,便會自然離開家長身邊,這樣的『分離』是很健康的方法。」園地的學習模式,更是依循着孩子的成長步伐,從生活中吸收知識,着重快樂學習。

Natalie更說會有煮食課堂,因小朋友由準備食材開始,已包含文字及簡單的數學,在煮食過程中又會學到邏輯,知識十分全面。「我最希望小朋友在園地裏會愛上學習,對『返學』這個詞語有正面經驗,日後當他們上小學及中學時,便會很自然喜歡上課了。」

開辦3年 深受歡迎

園地開辦至今大約3年多,深受家長的歡迎,Natalie更見證不少小朋友有很大的改變。「有個男孩返幼稚園兩個月後,變得很暴戾,經常打接他返學放學的爺爺,媽媽決定為兒子退學,轉到園地上學。」

小朋友起初經常跟其他同學搶玩具,甚至動手打人。在Natalie循循善誘下,大約3個月後,情況便變得不一樣。「他會主動叫媽媽帶他返學,回到園地再沒有打人,享受跟其他同學和平相處。半年後,男孩更已懂得照顧身邊的人,還願意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擁有的物件,如生果及玩具等等,令媽媽十分開心。」

撰文︰招美寶

圖片︰黃建輝、被訪者提供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