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智能交通燈自動測人車 等過馬路快4成 IVE師生研發

發佈時間: 2021/02/23

過馬路時眼見無車,交通燈卻遲遲不轉綠,總令人有違例過馬路的衝動。職訓局(VTC)的師生團隊研發出智能交通燈,鏡頭自動偵測到有人或車在等候,就會維持相應綠燈,模擬測試證實可減少行人等待時間及車龍長度分別達4成。系統亦引入多項私隱保障,包括採用低解像磨沙鏡頭。

全港現約有1,900個燈號管制路口,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師生研究在交通燈加上鏡頭,自動偵測行人或行車情況,只要有人等過路或有車行駛,就會自動維持綠燈,若無車無人則會跳到下一組有人或車等候的燈號,以疏導交通。

師生團隊在葵青區附近收集實際交通數據,並以國際通用的交通流量模擬軟件「Vissim」分析。IVE(青衣)職場學習及評核項目發展組項目主任洪健豪(Benson)指,人工智能技術有助分析車流量,預估交通情況,在軟件模擬顯示,系統可分別減少行人等待時間及車龍長度4成。

低解像度磨沙鏡頭保私隱

智能交通燈研發早在數年前開始,歷經數代學生參與。Benson透露,系統原先只針對行人,後才兼顧車流。

團隊成員、電腦及電子工程高級文憑學生陳浩揚稱,研發過程有參考師兄留下的程式碼,再加以改良。因應港人重視私隱,團隊刻意採用低解像度磨沙鏡頭,限制收集影像細節,包括人臉或車牌資料都不收集。

作品於去年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的「青年科技專才展覽及比賽」中奪獎,但暫會維持教學用途,冀續改良並提高準確度。運輸署早前已開展實時調節交通燈號系統先導計劃,Benson稱兩者理念一致,惟VTC作品額外加入人工智能分析,有助預防交通意外,目前未與政府接洽合作,但持開放態度。

記者︰李卓謙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