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內地非洲豬瘟至少4種變異病毒 傳播力強早期難診斷

發佈時間: 2021/02/27

繼早前元朗有豬舍檢驗出數個樣本對非洲豬瘟病毒呈陽性反應,近日又傳出內地出現至少4種非洲豬瘟變異病毒,雖致死率較低,但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對中國非洲豬瘟防控帶來新挑戰。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於昨日(26日)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期刊網上版刊登有關非洲豬瘟的最新研究,指出內地部分省區發現至少4種自然變異流行病毒株,致死率較低,但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在臨床表現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增加早期診斷難度。

受感染豬隻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newONE.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png"}}{{/hket:inline-image}}

該研究所從去年6月至12月期間,針對非洲豬瘟疫情,對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陝西展開常態化非洲豬瘟主動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主動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採集、檢測及分析3,522份病原學樣本,並鑑定及檢測部分省市送檢的138份疑似陽性樣本。

研究團隊對所有樣本病毒p72基因進行檢測,陽性樣本則利用豬原代肺泡巨噬細胞(PAM)進行病毒分離,最終成功分離到22株非洲豬瘟病毒,其中11株病毒存在核苷酸突變或缺失,發現至少存在4種以上缺失吸附紅細胞活性(HAD)表型的低致死率基因II型自然變異株,感染豬隻會出現關節腫脹、癱瘓、皮膚腫塊和皮膚壞死等症狀。

研究指出,今次是發現中國至少存在4種以上低致死率基因Ⅱ型自然變異株,雖然致病力較典型強毒株明顯降低,但仍然呈現明顯的殘留毒力,且具有很強的水平傳播能力,很可能已在田間豬群中廣泛傳播,造成持續的感染、慢性病程甚至死亡,因此當局必須高度重視,盡快制定和採取應對策略。

食用安全|元朗豬場爆非洲豬瘟恐擴散 場內3000隻豬全數銷毀 |附食用豬肉3大貼士,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劉紀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