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類風濕性關節炎伴隨半生 平衡心境 更勝一切治療

發佈時間: 2021/03/08

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開心愉快地成長,無奈馮先生小時候就要與病魔博鬥,甚至連它的真面目也不知道,只能在病患中度過童年。原來,他患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的痛楚成為了他的成長印記,但他意識到,消沉、種種壓力更甚於病情帶來的影響,反而學懂與它共存,平衡情緒和心境,才是治療這種病症的關鍵。

馮先生依稀記得,小學時期某次參加比賽獲獎,他帶著喜悅的心情上台領獎,怎料踏上台階那刻病發,獎項還沒有送贈至他小巧的手中,他已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無奈當時並未能找出原因。自此,他的手腕關節漸漸出現痛楚、發熱及腫脹等徵狀,整個求學階段,他一直與未知的病魔惡鬥,直至高中畢業才能確診,醫生證實他患上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認識病情 學會與病共存

慶幸我們如今對各種風濕科疾病的認識加深,了解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與自身免疫系統出錯有關,會導致關節的滑膜腫脹,出現發炎而紅、腫、熱、痛。不過,馮先生坦言,在九十年代初期,社會大眾對此症毫無認識,甚至連公立醫院對這一科的認知不深,也欠缺相關而又有經驗的醫生,幸時移世易,如今無論疾病意識及治療手段也比昔日進步了很多。

馮先生回想小時候發病過程,即使能將一些急性的病徵治好,但炎症卻未被發現,慨嘆因此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日復日,他唯有積極地面對病情,每天早上都會因晨僵而提早起床,適應一覺醒來身體僵硬的病徵。最讓他難忘的是,試過連手指也無法握緊鉛筆,不能準確地寫字及繪畫線條,一度令他感到非常氣餒。

追求心境平靜 適應病症

隨著年紀漸長,馮先生適應了這個疾病,也學懂與它相處。他說︰「情緒是影響病情的最大因素,一旦工作、家庭或感情壓力失衡,病發的機會是最高,也是病發得最嚴重;其次是疲倦,只要有一天比平日操勞少許,第二天身體就會發覺不對勁。」故此,他認識到不止是身體,心理上也要追求平靜健康,多做一些輕鬆的運動,最重要是量力而為,這樣藥物才會發揮到最佳效果。

經過一段長時間治療,馮先生如今接受生物製劑注射,病情漸漸好轉。回想患病經歷,他感恩工作上的伙伴給予很大的支持,特別是他本身從事廣告設計行業,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是等閒事,奈何自己的身體狀況始終不勝負荷,同事們及上司卻非常體諒,讓他早點回家休息,令他能夠兼顧事業與治療,不致令病情進一步惡化。

患病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免疫系統疾病讓患者承受的,是一般人沒法估計的痛。即便如此,馮先生也感恩,近十餘年的藥物無疑令患者能改善痛症,但他亦同時寄語其他病友︰「病發的原因很大可能仍掌握在自己手上,例如飲食、適量運動、心境的平衡,往往遠勝於一切治療!」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網頁 www.hkarf.org/zh-hant/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Facebook專頁 www.facebook.com/hkarf.fanpage

風知己熱線︰234 62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