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7死1危無關疫苗 2宗面癱未確定 接種門檻降至30歲 覆蓋550萬人

發佈時間: 2021/03/16

本港約20.6萬人已接種新冠疫苗,最少接獲71宗異常事故,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分析7宗接種科興後死亡及1宗危殆個案,認為全部與疫苗無直接關係;另2宗面癱則未能確定關係。而政府昨宣布將接種年齡門檻下調至30歲,16歲以上非本地就讀學生和外傭亦納入接種群組,令可接種人口增至550萬,今晨起可預約打針。

昨新增1人接種疫苗後死亡,為本港第7宗死亡個案,死者為63歲男,患心房顫動、慢性心衰竭及脂肪肝,上周二(9日)接種科興,翌日中風入院,持續心律不正並轉送深切治療部,延至昨凌晨死亡。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李卓廣指正待解剖結果,初步認為與疫苗沒直接關係。

早前另6宗死亡個案,大部分有心血管問題;另有51歲危殆男子,專家初步認為均與疫苗沒直接關係,但需待全面解剖報告。委員會另一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據現時資料,以上個案接種後在現場逗留30分鐘,期間未出現異常,需待詳細調查才知接種者有否向醫護交代病史,強調接種中心非診症室,病人需主動如實交代病歷。

77歲婦打針後作嘔 證與疫苗相關

另2人打針後面癱,但均情況輕微,其中69歲男本月6日接種,2小時後面癱,經治療後已出院;另一57歲男本月7日接種,同日面部麻痹及口部無力,已治療但因糖尿問題留院。孔指,2人均在接種後較短時間出現症狀,但以往研究指,疫苗的物質需較長時間如數星期才影響神經系統,初步未能確定與疫苗有直接關係。

多名死者有心血管問題,孔指2019年日均16.7人因缺血性心臟病等死亡,委員會曾就近期死亡數字與過往同期數字比較,暫未見不尋常,亦未顯示與疫苗有關。對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日前指疫苗佐劑或致心血管發炎,孔指很多疫苗均有佐劑、未有證據證明關係,但不排除有特別影響或另類反應,需2至3個月數據才能確立。

委員會另討論8宗事故,1宗確立與疫苗因果關係一致、4宗不一致、2宗不確定、1宗無法分類,衞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表示,因果一致的個案為77歲女子,接種1日後作嘔,本身服食降血壓藥正及降血脂藥,當局審視後認為非原本藥物所致,並為疫苗已知副作用,故判斷與疫苗關係一致。

港府昨亦宣布擴大接種群組,30至59歲人士、家庭傭工及香港以外就學的16歲以上學生,今晨9時起預約,連同早前12類優先群組,逾550萬人可接種。網上系統每日增約2.3萬個名額,預約毋須行業證明;今起增12間社區中心接種復必泰。

不宜接種指引 未為糖尿血壓劃界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已接種者佔全港16歲以上人口約3%,不少人非優先組別想打,又指2款疫苗每月都有新貨供港,且相信有人持觀望態度,供應不成問題。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如疫情反覆,加上疫苗接種率不理想,無可避免要考慮再收緊防疫措施,甚至關閉部分處所,其他地區亦未必與港通關。聶亦承認,市民接種信心受影響,但強調要相信科學及數據,籲市民珍惜接種機會。

另衞生署昨向私醫發指引,列明不宜接種情況,但未為糖尿血壓等指數劃界綫。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解釋,上月已與專科學院商討加入類似硬指標,但未有充足科學證據,最恰當是作原則性指引。孔則指對比英國相關指引,本港已很詳盡。

記者︰李明佑、脫芷晴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