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感染幽門螺旋菌可致胃部惡疾 治療需留意藥物相沖問題

發佈時間: 2021/03/25

感染幽門螺旋菌,可能引致各種胃部疾病如胃癌等,但患者若能耐心治療及依從療程,仍有機會將感染徹底根治。現時,治療幽門螺旋菌感染,會以抑制胃酸的藥物配合抗生素為主,不過患者(特別是長者)在選用抑制胃酸藥物時應留意,若他們因其他慢性疾病而需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有機會與抑制胃酸藥物的藥效「相沖」。

幽門螺旋菌的傳播途徑至今未明,估計與糞口傳播有關。腸胃肝臟科專科施蘊知醫生指出,臨床上不少個案在感染幽門螺旋菌後,並無非常異常的徵狀,只是偶爾出現一般消化道疾病徵狀如消化不良、胃炎及胸口灼熱等,容易令患者忽略;但若幽門螺旋菌感染持續,有機會誘發各種嚴重胃部疾病如胃潰瘍甚至胃癌。有研究就指,感染幽門螺旋菌,患上胃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6至16倍。

治療組合
主要為抑制胃酸藥物+抗生素

正由於感染幽門螺旋菌後徵狀不明顯,要及早發現,便有賴於定期檢查。施醫生表示,若患者出現消化道疾病徵狀,建議接受「碳13吹氣測試」:服用碳13同位素測試劑,測量呼出的氣體中碳13同位素的含量,以確定胃部有沒有幽門螺旋菌。如有需要,測試者亦可能要再接受胃鏡檢查,排除患其他疾病的風險。
若證實感染幽門螺旋菌,一線治療會以抑制胃酸藥物「質子泵抑制劑」(PPI)配合兩種抗生素為主,八成患者在第一次療程後可達治癒。施醫生就提醒患者,包括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在內,在選擇藥物時都需小心:「PPI本身有機會與其他藥物的藥效『相沖』,例如心律不正患者服用的藥物,吸收有機會被PPI影響,妨礙心律控制的療效。因此醫生處方藥物時,會考慮患者的病史及用藥紀錄。」

病人需保持治療依從性 耐心抗病
不過,即使選對了藥物,也不代表治療能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幽門螺旋菌感染問題,大約兩成患者在初次療程後,細菌仍有機會未能清除,這相信與細菌的抗藥性有關。施醫生解釋,隨著抗生素被廣泛使用,出現抗藥性的情況增加,變相令治療更見棘手,需要兩至三次療程才能徹底根治感染;加上部份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低,眼見沒有病徵出現便自行停藥,也容易令病情未能得到治療。
44歲的陳女士(化名)早於2016年發現感染幽門螺旋菌,經過第一次殺菌療程,本以為問題解決,可惜半年後胃痛復發,病菌再現,需要接受第二次治療。直至2019年,她又再有胃酸過多,作嘔作悶的徵狀,最終證實胃部出現損傷。接受詳細檢查後,醫生發現她胃內仍殘留幽門螺旋菌,還併發胃潰瘍,最終在調整藥物組合下,始能解決這個纏繞她三年的問題。
針對類似個案,施醫生建議患者接受初次療程後,需要接受相關檢查,確保病情受控,細菌已被消滅。若然胃痛或其他病徵持續,就應進行更詳細檢查,排除患上其他疾病的風險,避免延誤病情。她又提醒患者,幽門螺旋菌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多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okPersonalphoto3.jpg"}}{{/hket:inline-image}}

▲腸胃肝臟科專科施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