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Sick問識答‧小兒便秘|大量蔬菜高纖食物無助改善便秘 兒科醫生拆解小朋友便秘成因

發佈時間: 2021/03/27

小朋友便秘是不少家長經常關心的問題,即使已經進食大量蔬菜及高纖食物,便秘問題似乎仍然未有改善。兒科專科洪之韻醫生接受《晴報》訪問時提到,除了進食蔬菜及高纖食物外,足夠水分及運動都是通便的重要元素。她又提到小朋友排便時,可以利用一張凳子,幫助排便。

{{hket:youtube id="DQRDCwybTkQ"}}{{/hket:youtube}}

洪醫生表示,疫情期間不少小朋友經常因為便秘問題求診,她表示除了攝取足夠的纖維外,水分亦可令大便變軟身,容易排出。她解釋,纖維一般分成蔬菜及水果兩大類,以一個4歲小朋友為例,每日最少進食一個富士蘋果般大的份量,5歲打後份量亦需要增加。至於水果款式方面,亦可以考慮食用雪梨,因為當中的水溶性纖維比蘋果更豐富。

水分有助促進排便

洪醫生又指,除了進食足夠蔬菜及水果外,家長亦要注意小朋友「飲水量」是否足夠。她表示,假設一個接近20公斤的小朋友,每日最少要喝1,500毫升水分,以1杯水約200毫升,每日最少需要飲7杯水。

睡前2至3小時減少喝水 以免影響睡眠質素

有家長會擔心小朋友喝太多水會增加飽肚感,洪醫生解釋水分只是液體,沒有能量,只要攝取足夠水分、蔬菜及高纖食物,便秘問題一般都能夠有所改善。

洪醫生又提到,假設小朋友早上7至8時起床、晚上9時睡覺,因為睡覺時膀胱不會儲存太多尿液,故她建議睡前2至3小時不宜喝太多飲料,以免影響小朋友睡眠質素。而喝水的時間分布,應該是起床2杯水、午飯1杯、午飯後再喝1杯、下午茶1杯水,最後晚飯前1杯水。

(點擊放大睇圖片)

{{hket:inline-image name="da08e1e5-1854-4791-8a87-37159b389045.jpg"}}{{/hket:inline-image}}

安排安靜環境讓小朋友排便

洪醫生又提醒,疫情期間令小朋友運動量大減,建議小朋友平日在家跳躍幾下,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此外,每次用餐後半小時,建議小朋友可以到洗手間「冥想一下」,期間儘量不要與小朋友談天或說故事,因為在一個安靜環境,小朋友才會感受到便意。

她建議,如小朋友使用成人廁所排便,家長可以提供一張凳子讓小朋友踏腳,呈一個滑雪姿勢,有助用力排便。

便秘問題持續 可能是肛門結構性出現問題

如果小朋友已進食足夠蔬菜及水果、有適量運動及改善排便坐姿,但便秘問題仍然持續,就要考慮是否肛門結構性出現問題。例如肛門狹窄及肛門位置太前,令糞便難以排出。此外,如腸道神經線出現阻滯,令腸道蠕動沒有規律,中間一部分就會沒有神經線,糞便滯留在這段腸道之前,最後形成便秘,這情況統稱為巨結腸症的一種。她建議,如便秘問題持續,應盡早求醫。

(點擊放大睇圖片)

{{hket:inline-image name="d220c712-3a2f-430d-aa1e-78c51aae63a8.jpg"}}{{/hket:inline-image}}

洪之韻醫生簡介:

去年一月初疫情在本港開始爆發,當時洪醫生眼見當時市面上口罩的採購及其他物質非常短缺,不單是普通市民,就連前線醫護人員欲向供應商購買保護裝備都是極之困難。作為醫生的她,深知「口罩荒」的嚴重性,憂慮家人和港人的健康著想,因此就決定「豁出去」在港生產口罩,

「如果我哋有能力都唔去試,即係坐以待斃。」

對於最終能夠成功生產「華光外科口罩」,洪醫生坦言過程絕對是波折重重,首先是台灣訂購的口罩機更一度被台灣政府徵用,組裝無塵室的師傅又受疫情影響未能到港,雖然生產過程不順,依然堅持口罩的品質良好,反覆進行測試,務求能夠生產出一個戴得安心又有保障的口罩,她亦十分感激丈夫及朋友的協助,令口罩順利生產。

{{hket:inline-image name="70789233-5df6-48b2-9a5d-26269e77b23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兒科專科洪之韻醫生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潘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