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環境衛生|去廁所玩手機92%沾滿糞便細菌 研究:手機螢幕細菌比馬桶多400倍

發佈時間: 2021/04/01

如果大家有邊去廁所邊用手機的習慣,就要留意了!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日前在其網誌中表示,廁所內環境適合細菌生存,有研究發現如在廁所使用手機,有92%人士的手機會沾滿細菌,而手、臉亦同樣沾菌;至於未清洗的手機螢幕細菌含量,更比馬桶足足高出400倍。另本港有醫生指出,常見細菌如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有機會黏在手機上,一旦進入體內,可以引致腸胃炎及皮膚發炎等症狀。

黃醫生表示,大部份細菌都是嗜「中溫」的(mesophilic),範圍約攝氏20至45度。而手機在充電時、通話時、在廁所打手機或使用應用程式(App)時,溫度可能會達37至43°C,而這亦正是細菌在手機繁殖的最有利的條件,

「一些女生,會攜帶手機在他們的手提包中,科學另一項研究報告說,手機,如果包裝在手提包內部區域(暗暗的,溫溫的,你的皮屑,你的汗水或手濕濕的指頭......),提供了細菌繁殖更好的地方呢。」

黃醫生續指,根據英國倫敦熱帶醫學和衛生學院研究顯示,95%人士都宣稱自己如廁後有用番梘洗手;但實際上,其中有92%人士的手機都沾滿了細菌。甚至,即使有82%人士自認為已洗乾淨手,他們的手部其實已沾滿了細菌。另更嚇人的是,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顯示,未經抹乾淨的手機螢幕上的細菌,比馬桶足足多出400倍。

為了避免糞便細箘沾滿手機,黃醫生建議大眾採取以下2個方法: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4.jpeg"}}{{/hket:inline-image}}

醫生:吃飯時「碌手機」恐引致腸胃炎

《晴報》早前曾委託生物及化學專家,就一部一年未清潔手機,與家用座廁進行測試,發現兩者含菌量相若。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最常見的細菌有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他舉例指,不少人於上廁所及吃飯都有「碌手機」的習慣,但以碰過骯髒手機的手,再去拿食物進食,可能會把大腸桿菌等細菌「吃」進體內,引致腸胃炎。

他續指,雖然情況不常見,但如皮膚有傷口感染到金黃葡萄球菌,亦可能令皮膚出現膿疱或膿瘡等症狀。他又建議市民,可以用消毒紙巾,每日清潔手機2次以殺菌。

單身男染「椰菜花」被質疑濫交,醫生拆解4個黑點恐致間接傳染,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責任編輯:李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