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戒殺‧放生‧養生

發佈時間: 2021/04/09

戒殺‧放生‧養生

最近有幸到訪荃灣西方寺,看到一池錦鯉,牠們的「家」是從觀音菩薩像寶瓶流出的三疊潭水,池邊上種的是佛陀出生地的無憂樹,還有早上開花的跳舞蘭,聽的是暮鼓晨鐘。根據佛教思維,雖然錦鯉今生不得人身,但牠們過去的業也應該帶有一些福報,才能得生於如《佛說阿彌陀經》形容的極樂淨土的生態環境。

但是非常優雅地游來游去的錦鯉,當法師把飼料拋進水裏時,就立即群情洶湧,爭先恐後去覓食,這是世間一切「有情」(生物)的一種「苦」的倒影。我在感謝法師生動說法之餘,也聯想起一則有關一些估計是給放生的龜,可能放生地點不對而餓死的新聞報道。

西方寺主持大和尚應機開示,我們發心為善或者希望積福,無論有或沒有任何信仰,在放生動物或領養寵物之前,必須深思後續的安排,否則善因會變成惡果。或者另一個反思,如果我們沒有定期放生的安排,可能大海龜或一些魚類就沒有被捕釣,無論修形而上的佛道,或以建造人間淨土為目標的世間法,都是長期的修行,而不是一時之興。

戒殺更是普世價值,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感染社會,不要虐待寵物,不要虐待貓,毒狗等行為成為本土病,我想也是和放生一樣的功德和修行。

網上視頻流傳一隻野豬在西環繁忙的大街上流連,牠走在行人道上,有行人在旁觀看,也有人繼續走路,人、車、豬交集,並沒有造成意外。

野豬多次在民居和商業區出沒,不知道大家對這個現象是否已習以為常,社會是否完全接受?

有理論認為今天野豬的數量大增,進入市區人叢中,可能與近年行山者隨心餵食牠們有關,有時發自慈悲心,有時是玩樂心態,都是一次性的行為居多,卻沒有考慮野豬一旦沒有人餵食便會到附近的民居覓食,為居民造成不便,甚至危險,野豬也可能找不到食物。

所以郊遊時給野生動物食物,雖然和各種動物共融是慈悲,也要稍作思考這個行為的長遠利弊。在一個電視特輯上看到有個人發起的組織,追蹤在大嶼山和西貢流浪的牛,為牠們找適合的食草,這就是大慈悲的菩薩行。(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