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張嘉雯

學曉「怎辦」還要懂得「怎做」

發佈時間: 2021/04/14

學曉「怎辦」還要懂得「怎做」

在車道上遇上對頭車,怎辦?答案只得一個「讓」字。只要其中一邊把車退後到避車處,讓對面的車先行駛離,便可以再繼續向前行。這是駕駛者經常要做的事,要解決當前問題便需要迅速做決定。

在這一秒間的行為決定,是兩架對頭車的司機都要同時思考,到底自己是先退讓的那個?還是等對方退讓的那一個?這是一個分析當前環境的決定,十分簡單,就是避車處(或可供退讓的位置)在哪兒。

在車道上遇上對頭車,怎做?「怎做」跟「怎辦」是兩個不同階段。「怎辦」,是在需要解決問題時想出合理方法,這在學校教育上,會浸透在各個學科和各種活動中,以提升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正面態度,日後便可以發揮在獨立學習上,特別是在高中和大學階段,將來更要應用在職場上。

很多時老師在課堂上以假設性情景讓同學討論,思考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讓同學們可以透過互相聆聽、彼此學習和歸納經驗,從而提升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負責教導孩子的角色便是家長。

假如遇上對頭車,學校教的是合情合理的理智行為和決定,至於家長,有時會以「互不相讓」示範給孩子看,給孩子另一個「選擇」,這也常有發生。

學生在群體學習中學曉了「怎辦」,然後按着做,是「怎做」的其中一個選擇。另一個選擇,是不會按着所學的去做,但又不是有更好的新方法,而是以不當的做法,以不正確的態度,這是來自耳濡目染,在沒有被糾正下的挑戰和反叛性選擇。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張嘉雯 《4Q教子情式》作者
欄名: 8A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