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張嘉雯

耳濡目染建立好品性

發佈時間: 2021/04/16

耳濡目染建立好品性

(續周三)在一條車道上,有兩架對頭車相遇,駕駛其中一輛私家車的那位爸爸面對此情況時,說的是︰「鬥唔讓囉!」

雙方的避車處與車子的距離差不多,所以雙方都是有平等的退讓需要;然而,當另一方是架大貨車,而貨車之後又跟着另一架大貨車,那要考慮的因素便不一樣,因為那些避車處並不能容得下兩架大貨車,故唯一合適的選擇是他退讓,但他卻選擇「鬥」。

應「怎辦」由客觀的因素決定,要「怎做」則由主觀的意願去實行。爸爸的態度,在車廂內的孩子都看着,是身教。

同一情景,一家人在車上,在司機旁的配偶,在後座上的孩子,若都有留意路面的情況,便可提供意見和協助。當孩子告知爸爸「我們剛剛經過一個避車處」時,是最合時的聆聽與接納,是最好不過的退讓機會。當倒車時要協助看顧車後的情況(有沒有單車、行人或動物),這時指導孩子協助進行,是最好的信任,亦能強化孩子的責任感與能力。

適時的退讓,是良好駕駛態度的一部分,當父母有良好的駕駛態度,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便會發展出良好的品性,演化成良好的行為。

相反,當自己一方的避車處太遠,要由對方退讓時,亦可示範一個給對方致謝的手勢,並教孩子在對方的車子駛過時也向對方揮手以示謝意。

解決問題的適時退讓、表達謝意的動作,都是良好的行為,這些行為,孩子不是透過語言或文字學習,而是從父母身上觀察,從而擁有,內化為良好品性的基礎。父母在車道上發揮的良好示範,孩子會接棒,發揮在他人生的道路上。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張嘉雯 《4Q教子情式》作者
欄名: 8A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