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海洋垃圾 膠袋膠樽佔逾4成 環團10年收集9千公斤

發佈時間: 2021/04/22

本港海洋垃圾問題嚴重,近年年均收集量維持約1.5萬公噸水平。有環團在過去10年展開超過250次海岸清潔活動,發現海岸垃圾問題從未改善。環團收集到近9,000公斤海洋垃圾中,最常見依次為膠袋、即棄餐具及飲品膠樽,分別佔24%、22%及17%。

環保協進會自2010年起,在全港多個天然海岸展開逾250次清潔行動,10年內動員8,000名義工,收集約9,000公斤海洋垃圾。當中膠袋佔24%,即棄餐具及飲品膠樽分別佔22%及17%;釣魚用品佔18%,其餘不足2成則包括車胎、電器及大型傢俬。

從未改善 膠樽多本地人棄置

環保協進會行政總監邱榮光指,海洋垃圾長遠會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例如十多年前有工廠非法傾倒垃圾,導致大批電腦電路板積聚在大埔汀角東海岸,當年淨灘後原以為已完成清理,惟3年前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始發現大批電路板在沙泥內掩埋多年。近期另在紅樹林發現大量棄置口罩,恐隨時影響紅樹生長。

環保協進會項目經理(地質及海岸保育)姜紹麟稱,海洋垃圾問題在過去10年來未曾改善,「執完一年,第二年垃圾量也沒有減少」。當中,難以分解的塑膠垃圾佔最大比重。他說,淨灘所見,部分膠樽印有簡體字或外文,可能是不同地區流入本地,惟大部分是繁體字包裝,相信由本地人棄置。目前本地塑膠回收量不足1成,他促請政府盡快落實飲品膠樽生產者責任制,以提升回收率。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疫情下出現更多「新手」山友,或有意無意遺留垃圾於郊外。政府防疫抗疫基金去年開設約百個有時限的「海岸先鋒」職位,過去半年的工作包括在東龍島近北碼頭岸灘進行18次淨灘,清理逾半公噸垃圾。當局今年將續設逾250個有時限職位,進一步協助推廣山野及海岸清潔教育。

記者︰謝進亨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