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診者第一次見面就要求我替他施行催眠,理由是「想快些好」。相反,也有求助者拒絕我對他施行催眠的建議,深怕被人操控。前者以為受催眠者只要閉上眼,讓催眠師工作,睡醒之後病況就會立刻好轉。後者卻害怕催眠如洗腦,控制他的思想行為。二者同樣反映人們對催眠的誤解,以為催眠可以控制人的思想。
其實,受催眠者是掌控整個催眠的人,過程中他並不是真的睡着了。他的腦部活動十分活躍,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催眠師的提示下,積極進行探索。因此有人說,所有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有一次我替一位被家暴的女士進行催眠,我的提示圍繞在放鬆和建立自信。完結之後,那位女士告訴我,她在過程中看到三座高山,她奮力攀過崎嶇的山路,超越高山,之後來到一個草原,她卒之可以感覺放鬆,對自己離開困境的信心倍增。我意識到這三座高山其實代表了她從前三個慘痛的經歷,而催眠過程令她重拾信心,在困境中找尋出路,是奠定日後治療成功的基石。
催眠和其他心理治療一樣,成功的基礎在於治療師和接受治療者的信任關係。治療者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靠着自身積極的參與和投入,發揮自癒能力。可以說,治療是從外,但痊癒卻是由內發生,從自我能力呈現開始。
撰文:
潘惠玲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
-
-
27月確診男童ICU插喉 嘶哮症危殆 染疫者避免與兒童同屋隔離 |
|
-
-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
「『杏運Summer Fun』免費潮玩新興足撞球 足球猛將教路及表演 運動用品低至5折」
|
催眠治療的認知誤區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10422
晴報,潘惠玲,心晴百態,生活副刊
催眠治療的認知誤區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有求診者第一次見面就要求我替他施行催眠,理由是「想快些好」。相反,也有求助者拒絕我對他施行催眠的建議,深怕被人操控。前者以為受催眠者只要閉上眼,讓催眠師工作,睡醒之後病況就會立刻好轉。後者卻害怕催眠如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938167%2F%E5%82%AC%E7%9C%A0%E6%B2%BB%E7%99%82%E7%9A%84%E8%AA%8D%E7%9F%A5%E8%AA%A4%E5%8D%80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938167/%E5%82%AC%E7%9C%A0%E6%B2%BB%E7%99%82%E7%9A%84%E8%AA%8D%E7%9F%A5%E8%AA%A4%E5%8D%80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35000/2938167/20210422JFN001__20210422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35000/2938167/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2938167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健康
潘惠玲
實體詞,人物,潘惠玲
治療 過程 提示 催眠師 思想 治療師 困境 信心 女士 高山 腦部 活動 注意力 高度 關係 心理治療 基礎 出路 人們 誤解 能力 草原 基石 家暴 自信 山路 建議 病況 行為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