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關注卵巢癌日|早來經遲停經恐增卵巢癌風險 復發率高及時用藥增存活期

發佈時間: 2021/05/08

5月8日「關注卵巢癌日」,卵巢癌是香港女性常見癌症,因病徵不明顯,常被忽略誤作普通肚痛,不少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復發及死亡率比例是婦科癌症之首。治療復發性卵巢癌近年有突破性發展,口服標靶藥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治療,能降低復發機會,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母親節快將來臨,藉著「關注卵巢癌日」讓女士們對此「沉默殺手」有所警覺。

早期難以發現的原因,是由於卵巢位於盆腔裡面,左右兩邊各一個約兩至三厘米,佔盆腔只有很小部分,因而卵巢初出現腫瘤,是不會察覺不適,直至腫瘤長大到一定體積,影響附近器官或轉移到其他地方才感不適,早期病徵是胃部有腫脹感、消化不良、大便不暢順、尿頻等;因此,建議女士宜定期作婦科檢查,超聲波掃描卵巢,不少卵巢癌第一期患者是透過保險計劃附帶的婦科檢查發現,她們許多是沒有任何病徵。

卵巢用得多成高危族

卵巢癌每年新症約六百宗,在女性癌症排行第六,癌症死亡率排行第七,被指為沉默殺手,除了因病徵不明顯,也因其難以估計的擴散途徑和速度。其他癌症會依循淋巴走到附近器官,手術完全清除腫瘤及淋巴的機會較高,而卵巢位於盆腔裡面,癌細胞穿破卵巢表面便會走入盆腔,盆腔有如身體的大海,癌細胞可隨之走入另一邊卵巢,或向上走到腹腔,甚至周圍擴散到更遠部位,因此,即使手術取走卵巢和附近淋巴,復發率仍然偏高。

卵巢用得多的女性是高危患者,「用得多」是指排卵次數比較多,包括較早來經、較遲停經,以及從未生育,因懷孕期間沒有來月經,至於曾經自然流產或肥胖者亦屬高危族。另一類患者是遺傳,家族中有卵巢癌或乳癌病史,罹患卵巢癌機會都偏高。

根據國際指引,治療卵巢癌需進行「分期手術」,意思是並非只取出卵巢組織,而是把子宮、輸卵管、盆腔淋巴、腹腔等也取出部分組織,觀察卵巢以外,盆腔腹腔有沒受到影響,以診斷屬於第幾期,因掃描難以完全確定,必須參考病理報告分辨。完成分期手術後,除了第一期病人,大部份均需要接受化療,至於用藥份量及療程長短,便以所患的期數來決定。

首次復發及時用藥維持治療

卵巢癌的復發率高,首次接受手術及化療後,第一期病人的復發風險約12%至20%,第二期約30%至40%,第三、四期約60%至80%;高風險患者約兩年便復發,低風險患者約在第四、五年復發,視乎腫瘤的惡性程度,當然期數越高復發得越快,一般在兩年內甚至更短時間復發。

舉例說,患者在一年半後首次復發,再進行手術及化療,當治療停止,下次復發會比首次復發時間短,所以把握最初的治療非常重要,做得好才能減低復發機會,否則再次復發後所做的治療都只是舒緩作用,盡量延長存活期,難以控制病情。對於卵巢癌首次復發患者,一些副作用不多的藥物而又能減低復發機會,均建議馬上用藥作為維持治療。

中晚期患者用藥後回復工作

有位40歲病人確診時已是第三期,屬於中晚期高風險,gBRCA基因沒有呈突變,手術後接受化療,並以標靶藥治療一年,當停藥6個月腹腔及肝便有復發情況,腹腔受影響範圍頗大,肝亦有三、四粒腫瘤,由於年紀尚輕,決定積極接受治療進行第二次化療,可惜效果不佳,要再做手術終能成功清除,達到無腫瘤狀態。

與病人相談,認為再用之前的標靶藥未必有理想效果,而新一代口服PARP抑制劑的理念是控制癌細胞使之不易復發,有見技術成熟及見效,於是選擇作為維持治療;她服用至今已13個月,近期複診檢查所有指數合格,原本復發受影響範圍大,癌細胞去到肝其實很差,用藥後能使情況穩定,更可回復工作,精神和生活質素得到改善,是一個相當鼓舞的例子。

PARP抑制劑的副作用少,一般是疲倦,每天只服藥一次,建議晚飯後一個多小時臨睡前服用,吸收得更好;有人會輕微作悶、肚痛或胃口差,複診驗血若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偏低貧血,可用藥物補充,這些小型副作用不致於需要入院。

在國際性的大型臨床研究,新一代PARP抑制劑對所有卵巢癌病人見效,復發後完成手術及化療,以此藥作為維持治療,gBRCA基因呈突變的患者,病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長達21個月,不用藥對照組是5.5個月,病情惡化或死亡率減低七成多;gBRCA基因沒有呈突變的患者,病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是9.3個月,不用藥對照組是3.9個月,病情惡化或死亡率減低逾一半。

{{hket:inline-image name="89afe359-a2fc-48b3-9c21-9b6a6e988b43.jpg"}}{{/hket:inline-image}}

撰文: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