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劏魚後疑未洗淨即落鑊油炸 魚肉鑽出百條小蟲瘋狂蠕動

發佈時間: 2021/05/05

各式肉類都有機會內藏寄生蟲,食用前務必徹底煮熟。日前就有位泰國網民在炸魚前疑未將魚肉清洗乾淨,落鑊時無數白色小蟲隨即被高溫迫出,於魚肉表面亂鑽,場面甚為嚇人。食安中心就提醒淡水魚或海魚都有感染寄生蟲風險,必須經妥善處理方可食用。

魚肉疑未洗即落鑊 高溫迫出百隻小蟲極嚇人

一名泰國網民日前於TikTok分享影片,她聲稱早前從街市買魚,回家後落鑊烹調期間卻突然發現魚肉內冒出大堆白色「泡沫」,惟仔細一看才發現「泡沫」真身是無數條細小白蟲,並於浮在滾油的魚肉上不斷蠕動,畫面甚為噁心。

(↓點擊放大睇圖片↓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1.JPG"}}{{/hket:inline-image}}

寄生蟲「佔領魚肉」的駭人場面引起當地網民關注,不少人直呼情況噁心,甚至稱會對往後下廚帶來陰影。有人則打趣指寄生蟲數量之多有如「加料」,指食用後必定「蛋白質充足」。有人認為事主未將魚肉洗乾淨就直接落鑊做法不妥,但亦有人反駁指即使未經清洗,魚肉內藏有如此大量寄生蟲的情況亦絕不尋常,建議事主避免食用。

淡水魚海魚均有寄生蟲感染風險

據食安中心資料指,生的淡水魚(如鯇魚和大頭魚)或帶有可令肝臟內膽管梗阻、發炎和出現癌症的中華肝吸蟲,但同時海魚亦可能含有蛔蟲、縧蟲和吸蟲等寄生蟲,人體被寄生蟲入侵輕則出現紅疹或痕癢,較嚴重情況亦可引致腹瀉,寄生蟲如進入人體重要器官甚至可引起嚴重併發症。

避免寄生蟲感染5大重點

中心又指,有些縧蟲的幼蟲可以存在於淡水魚和海水魚。人若進食了未經煮熟的受污染豬肉、牛肉或魚,便可能受感染。要避免受寄生蟲感染,中心提出5大重點供市民留意:

  •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戶的樽裝飲品。
  • 從衞生和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避免進食高危食物,例如生的或未經煮熟的肉類,特別是牛肉、豬肉及魚肉。
  • 食物應徹底清洗。
  • 確保所有食物徹底煮熟才可進食,尤其是以燒烤或火鍋方式烹煮食物。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責任編輯:鄭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