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面前困難處處,但人生總有出路。現年19歲的浩文生於完整家庭,惟因父親吸毒和母親患病的緣故,他自小被送往不同家庭寄養,自卑心湧現。小三那年他被送往兒童之家,再次轉換環境令他感到不適應;猶幸獲院舍提供很多關懷和協助,浩文逐漸打開封閉而久的心扉,個性漸變開朗。至去年中學畢業,他遷往青年家舍生活,學習獨立的同時亦得到家舍多方面的協助,令他認清人生目標,盼能成為一名好社工,好好回饋社會。
自小缺乏父母關心感自卑
在浩文小時候,父親已有吸毒和濫藥習慣,媽媽則患有精神病,經常出入醫院之餘亦難以自理,故他自小就被安排到不同寄養家庭及院舍暫住,自此與家人逐漸疏離,連同枱食飯的次數亦很少,放學後寧願流連公園都不想回家面對「陌生的家人」,
「佢哋好少理我,由細到大都冇父母關心,令我有自卑感,感覺唔到愛,都有埋怨過『點解我屋企會咁樣』。」
9歲入兒童之家感受「愛」
直至9歲,浩文被社會福利署安排入住播道兒童之家。雖然「居有定所」,但浩文坦言由於宿友間年齡差距較大,溝通存在難度,故此大部分時間他仍保持獨自一人,情緒依然低落。猶幸除宿友以外,浩文亦獲得播道兒童之家不少家舍職員及社工關懷,與他閒話家常傾訴心事;導師又會教導他自理生活,還帶他到教會聚會,種種關顧令浩文逐漸打開心窗,個性亦漸見開朗,
「佢哋真心嘅關心令我好溫暖,係以前未試過,慢慢大家就變成好似一家人咁。以前的確埋怨過,我同其他有原生家庭嘅人好唔同,但諗番呢幾年覺得係恩典,有一班好好嘅人陪我度過先係最重要。」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 {{hket:inline-image name="e7421563-03ba-4a99-8600-727971a90d8e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18歲離開院舍感無助
至去年中學畢業,年滿18歲的浩文要離開居住9年的兒童之家。面對接踵而來的住屋與升學就業問題,他坦言既迷茫又無助。浩文其後透過家舍的「第二人生助跑計劃」,以低廉租金租住青少年家舍,總算解決到迫在眉睫的住屋問題;但疫情期間經濟環境欠佳,令他難以覓得兼職維持生計,無奈之下只能申請綜援解燃眉之急,
「自己都要負責日常洗費同交租,最初時係靠政府派嗰$1萬應付暫時所需。辛苦就一定有,但都要捱番嚟,惟有自己調節番,諗吓每部分點樣使錢,對成長都係一種歷練。」
疫下持續增值自己 盼做社工回饋社會
浩文又指,雖然計劃提供的家舍服務只屬過渡性,年滿21歲就要離開這個「舒適區」,但計劃還有職業培訓、理財課程、緊急經濟支援、心靈支援等,有助增值自己。他試過到不同機構體驗各個行業的工作狀況,例如沖咖啡、陪月等;又參加儀容班提升自信,為未來工作面試作好準備;亦有向家舍職員及名為「生命師傅」的導師索取意見,認清職業要求及自己的工作方向。有人同行的感覺令浩文變得安心,亦助他繼續專注學業。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 {{hket:inline-image name="e7421563-03ba-4a99-8600-727971a90d8e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浩文透露,由於自小就入住家舍,受過很多人的照顧和幫助,令他希望從事社會服務行業,故正修讀有關文憑課程,盼能逐步完成學士學位,成為外展社工為露宿者及夜青等提供協助,回饋社會,
「現階段嘅目標除咗努力讀書,都想搵到工作,唔想再靠綜援,要自力更生。未來都會持續進修增值自己,希望有一個自己穩定嘅居所,日後有機會再改善同屋企人嘅關係。」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賴天兒
-
虐待兒童|馬國13歲兒用光網絡數據 母大發雷霆潑熱水致重傷 庭上拒認罪被揭更多惡行 |
|
-
中年好聲音2︳42歲甘永傑06年新秀圈中多老友 獲陳慧嫻讚似陳友:你可以接棒 |
|
-
飲酒過量|10分鐘狂飲52度白酒 男子酒精中毒亡 揭公司聚餐老闆一招狂勸酒 |
|
-
長新冠|牛津研究:新冠康復者肺異常風險高14倍 大腦異常高3倍或致認知衰退 |
|
-
AI人工智能|4歲男童患「怪病」 3年睇17名醫生無果 媽媽靠ChatGPT成功找出病因 |
|
-
你好,我的大夫丨彭晴望撞後腦網友估係劇情伏筆 劇照先爆眾醫師去喪禮有人要死?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迷途知返|中一做古惑仔吸毒為義氣坐監3年 遇金盆洗手「阿公」助改寫人生
|
-
善寧之家|愛妻癌末丈夫陪走最後一程 16個月每日煮兩餸一湯盡訴心底話
|
-
死後願做大體老師│《舊日的足跡》吳浣儀催谷子女讀名校一門四傑 太惡嚇親大女影響成長感愧疚
|
-
夜繽紛|80間零售商推消費優惠 超市送鮑魚食肆堂食8折【附優惠詳情及商戶名單】
|
-
虐待兒童|馬國13歲兒用光網絡數據 母大發雷霆潑熱水致重傷 庭上拒認罪被揭更多惡行
|
-
公屋輪候|1人排公屋10年獲共用廚房「長者屋」 事主失望拒絕 網民嘆衰過劏房【拆解長者屋由來】
|
-
飲酒惹禍|女友提分手 醉男持水果刀作勢自戕 不慎跌倒直插胸口死亡
|
-
中秋後打風?|天文台料下周發展成熱帶氣旋 歐洲模式預測10.7迫近香港
|
逆境自強|父濫藥母患病住兒童之家9年 19歲男生努力進修盼做社工助人 - 晴報 - 家庭 - 熱話 - D210519
逆境自強|父濫藥母患病住兒童之家9年 19歲男生努力進修盼做社工助人 - 晴報 - 家庭 - 熱話
即使面前困難處處,但人生總有出路。現年19歲的浩文生於完整家庭,惟因父親吸毒和母親患病的緣故,他自小被送往不同家庭寄養,自卑心湧現。小三那年他被送往兒童之家,再次轉換環境令他感到不適應;猶幸獲院舍提供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955566%2F%E9%80%86%E5%A2%83%E8%87%AA%E5%BC%B7%EF%BD%9C%E7%88%B6%E6%BF%AB%E8%97%A5%E6%AF%8D%E6%82%A3%E7%97%85%E4%BD%8F%E5%85%92%E7%AB%A5%E4%B9%8B%E5%AE%B69%E5%B9%B4%2019%E6%AD%B2%E7%94%B7%E7%94%9F%E5%8A%AA%E5%8A%9B%E9%80%B2%E4%BF%AE%E7%9B%BC%E5%81%9A%E7%A4%BE%E5%B7%A5%E5%8A%A9%E4%BA%BA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955566/逆境自強-父濫藥母患病住兒童之家9年-19歲男生努力進修盼做社工助人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55000/2955566/11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55000/2955566/
家庭
熱話
503
2955566
514
514008003
家庭 熱話
社工,疫情,綜援,院舍,社會福利署,精神病,社會福利
實體詞,工種,社工,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實體詞,政府政策,綜援,健康醫療,醫療機構,院舍,實體詞,香港政府及法定機構,社會福利署,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精神病,時事,社會民生,社會福利
浩文 家舍 家庭 社工 工作 社會 人生 父親 生活 計劃 職業 課程 兒童 職員 宿友 行業 導師 經濟 父母 環境 院舍 播道 難度 生計 生命 師傅 意見 要求 家人 中學
2021-05-19
逆境自強-父濫藥母患病住兒童之家9年-19歲男生努力進修盼做社工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