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通波仔」後勿擅自停藥 控風險因素免再栓塞

發佈時間: 2021/05/27

疫情下人人自危,尤其是有冠心病、曾接受「通波仔」手術的病人,擔心到醫院高危地方會增加感染風險,故未有定時覆診及領取藥物。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提醒,「通波仔」不代表一勞永逸,尤其擅自停藥有機會令血管再次栓塞,呼籲病人切勿諱「疫」忌醫,令病情一發不可收拾。

據心臟科專科醫生鍾一翹表示,三高、吸煙、肥胖、缺乏運動、有家族病史等均是冠心病的高危一族,根據國際指引,當心血管阻塞達70%時,就需要考慮接受「通波仔」手術。「通波仔屬於微創手術,大部分病人只需要接受局部麻醉,經手腕橈動脈插入導管,再放入支架即可。」

微創風險低勿諱疾忌醫

雖然新一代的「通波仔」手術風險低,但部分病人仍表現抗拒,究竟延醫會帶來什麼後果?「其實栓塞的血管就像生銹的水喉,置之不理可以非常危險,尤其本身已有症狀、只靠藥物控制的病人,若血管垢漬突然撕裂破損形成血栓,有機會阻塞血管並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短至30分鐘已可奪命。」鍾醫生提醒,近年「通波仔」有年輕化趨勢,故他建議若有心絞痛、氣促、呼吸困難或走路時氣喘等情況就應及早求醫。

定時覆診服藥監察病情

鍾醫生強調,「通波仔」後不代表一勞永逸,病人需要定時服藥來保護支架及血管,以免增加血栓風險。「由於手術過程中會植入支架,這個異物會令血小板變得活躍,若形成血栓有機會阻塞血管,故病人於手術後需要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以減低支架位置出現血管栓塞的風險。另外,不少冠心病患者同時患有其他疾病,例如心房顫動,故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藥,以減低患者的中風風險。」鍾醫生重申,「通波仔」只是控制冠心病的一個開始,病人於手術後要按醫生指示定期服藥及覆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多做運動及控制飲食,長遠減低心血管再次栓塞的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鍾一翹醫生表示,「通波仔」後要定時服藥及覆診,並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資料由心臟科專科醫生鍾一翹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