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糖尿病 豈止小便有糖咁簡單?

發佈時間: 2021/06/28

糖尿病,依照字面來看,似乎是指小便有糖,但要準確診斷有否患上糖尿病,就不能單靠觀察小便糖份,而應檢測血糖水平。一旦確診糖尿病,代表血糖水平偏高,持續下去將引致慢性血管發炎,帶來的後果可以非常嚴重。

{{hket:youtube id="LTGsyTuHTU8"}}{{/hket:youtube}}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富強醫生解釋,個別人士或有機會因為腎臟回收血糖的功能出現問題,即使血糖正常,小便也會檢測出過多糖份,出現偽陽性反應,因此要確定有否患上糖尿病,就要進行血液測試。假如血液檢測發現空腹血糖超過7mmol/L或糖化血紅素(HbA1c)高於6.5%,便可初步確診糖尿病。

高血糖增糖尿腎風險 加速腎衰竭

研究發現,長期血糖水平偏高而未有妥善處理的話,將會令血管慢性發炎,若同時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等情況,將會加速血管硬化的現象,影響全身不同器官,其中一個較常見受影響的器官正是腎臟。

{{hket:inline-image name="adea03d6-f4dc-423f-a475-50d07947ecb4.jpg"}}{{/hket:inline-image}}

張醫生解釋,沒有好好控制的糖尿病會慢慢破壞腎臟,誘發微血管病變,逐步加速腎功能衰退,由出現蛋白尿開始,慢慢發展成慢性腎衰竭,亦即經常提及的糖尿腎。事實上,本港需要洗腎的慢性腎衰竭患者中,超過一半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嚴重性不可輕視。

依時用藥、健康生活、定期監察血糖 缺一不可

要預防糖尿腎,張醫生就指出嚴控血糖水平,以至血壓及膽固醇也非常重要,要訣當然是離不開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選擇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的食物、控制進食份量、適量運動,另要培養自我監控血糖水平的習慣,掌握自己的血糖波幅,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除此以外,適當的處方藥物也有助患者控糖,張醫生表示,醫生在評估患者情況後,將考慮處方口服降糖藥、針劑藥物或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目前常被納入考慮處方的其中一種藥物為新一代口服降糖藥SGLT2抑制劑,它能有助調節腎臟回收血糖的能力,從而改善血糖水平;同時可控制體重、間接改善血壓高的問題,大型國際研究亦證實此類藥物有助改善腎衰竭的速度及減低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協助患者護腎護心。」

不論患者獲處方何種藥物,只要醫生評估病情並為患者處方相關藥物,患者緊記應依從指示服藥,配合生活習慣的改善,方能妥善而穩定地管理病情,減低包括糖尿腎在內的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當然,患者如對處方藥物、治療選擇及其好處與副作用有任何疑問,應向主診醫生查詢並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