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10分鐘完成分析MRI影像 AI辨識認知障礙 靈敏度逾9成

發佈時間: 2021/07/09

本港每10名長者就有1位患認知障礙症,惟患者早期腦部變化不明顯,肉眼難憑磁力共振(MRI)影像辨識症狀。中大團隊研發人工智能系統,可分析MRI影像偵測早期患者,10分鐘完成報告,新研究證實其識別能力高、靈敏度逾9成,屬全球首次,有助患者於早期確診,及早接受治療。

認知障礙症約6成患者屬阿茲海默症,患者何先生現年67歲,何太表示,丈夫10年前開始稱記性變差,但家人當時不以為意,2016年曾求診,但MRI影像未見異常,拖延逾一年後,透過中大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其MRI影像,發現他有高風險患阿茲海默症,繼而確診。

中大腦神經科主任(學術事務)莫仲棠解釋,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組織會萎縮及積聚異常蛋白,但初期的MRI影像特徵不明顯,肉眼難辨,容易錯過首3至5年的治療期。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朱昭穎指,該校的人工智能技術可量化不同腦區體積細微轉變,並與過往患者影像比對分析,從而識別相關患者。

準確度更勝肉眼 全球首次

團隊其後研究人工智能辨別早期認知障礙的效能,今年5月在國際學術期刊發布,當中分析128人的數據、包括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MRI影像,結果顯示,人工智能識別能力與肉眼看齊,而靈敏度及準確度更分別達92%及86%,較肉眼分別高25%及12%,屬全球首次證實其效能。

團隊稱磁力共振檢查只需15分鐘,上載影像至雲端分析系統後,人工智能可在10分鐘後完成報告,有助辨識及安排患者進一步檢查,以及早確診及安排治療,延緩惡化情況。團隊指系統有相當大應用潛力,正申請研究用作辨識新冠病毒影響的可能性。

記者:李明佑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