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張勇

治面癱須把握黃金時間

發佈時間: 2021/07/09

治面癱須把握黃金時間

面癱又稱面部神經麻痹,中醫稱為「口眼歪斜」、「卒口癖」。大部分患者因受涼或感冒而誘發此病,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如果情況嚴重,患者該側的面部表情肌肉完全癱瘓,會出現前額皺紋消失、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正常的側面偏歪。此外,發病的側面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同時會出現耳後疼痛及喪失味覺等病徵。

如不及時治療,有機會留有程度不等的後遺症,例如面歪、嘴歪或笑時眼角跳動、進食時流淚,影響心理和日常生活及工作。

中醫按辨證論治的原則,將面癱分為風寒、風熱及風痰三類證型。

風寒證型︰發病突然,目不能合及流淚、側面肌肉癱瘓、怕冷、面部肌肉發緊,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風熱證型︰發病驟然,或怕冷發熱,一隻耳側枕部疼痛、耳部長出皰疹、耳鳴重聽,繼而同側口眼歪斜、心煩口苦咽乾、急躁易怒、大便或乾,舌紅苔黃或膩,脈滑數或弦數。

風痰型︰突然口眼歪斜,眼瞼不能閉合或面部抽搐,面部麻木作脹,頭重、胸悶或嘔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膩,脈弦滑。

患者一旦發現面癱,早期治療尤其重要,患者應抓緊1至15天的治療黃金期。另外,病情較重的完全性面癱患者,不要因為前期治療效果欠佳而放棄,要重視恢復期(15天至3個月)及治療期。首3個月是治療的關鍵時期,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面肌不自主跳動或痙攣,此時要避免局部刺激。要堅持不間斷治療,直至痊癒,避免出現後遺症。此外,病人一要加強鍛練,定時休息,增強自身的體質和免疫力。另一方面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久坐或站立於當風位。建議若果有以上病症,應及早求醫。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張勇 上醫堂創辦人、註冊中醫師,深獲名人富豪信任與支持,專治痛症、都市病等。
欄名: 名人御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