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申訴專員|食環監察蚊患數據被批易混淆 申訴署質疑防治隊巡查不足

發佈時間: 2021/07/22

食環署自2003年起透過登革熱病媒監察計劃,在全港19區劃分出64個監察地區,並每月公布各區的「誘蚊器指數」和「密度指數」,以讓市民了解區內白紋伊蚊蚊患情況。不過,申訴專員公署質疑,兩者雖在反映蚊患方面有直接關係,但欠缺相關配套讓市民理解數字的意義,以及得知實際情況。

{{hket:inline-image name="625e5118-c6f0-43b9-8eca-d0eb3121f79e.jpg"}}{{/hket:inline-image}}

高級調查主任周錫超指,現時本港70多種蚊當中,絕大部分只會造成滋擾,故食環署主要集中應付病媒蚊。(歐文瀚攝)

公署指,食環署在去年改用「誘蚊器」紀錄各區成蚊數字,截至今年4月為止全港共有3,440個誘蚊器,惟食環署雖早已為「誘蚊器指數」訂立4個級別,並需在指數達第3及第4級時向公眾發警示,但署方每月只公布指數數字而沒有其所屬級別、相關級別含意等,難以讓市民知道蚊患情況。

未讓市民理解「誘蚊器指數」計算目的

另外,食環署在去年4月起發布「密度指數」後,未有讓市民理解其計算目的、概念和與「誘蚊器指數」之間的關係,更易令市民混淆兩者的關係。公署又認為,食環署用作解釋蚊患情況的「每月指數」是全港性的數字,忽視個別地區錄得警戒級別的數目和次數有上升趨勢,做法過於籠統,並強調不能單靠白紋伊蚊監察計劃的指數評估本港蚊患情況。

公署調查時又發現,食環署不論是監管署方或承辦商負責的防治蟲鼠隊時均有不足之處,其中3個監察地區的隊伍巡查記錄顯示不同職級的人員有沒做足巡查、或巡查記錄散失的情況,如馬鞍山的衞生督察在前年1至4月期間,沒有突擊巡查屬下管工負責的承辦商隊伍的紀錄。

公署就調查向食環署提出8項建議,包括適當整合每月發布的數據,檢視如何善用數據以更準確反映蚊患情況、全面審視檢討防治蟲鼠隊的工作守則內容等。食環署已開始落實部分建議。

申訴專員主動查街渡制度,審研太平紳士巡視運作安排,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