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冠肺炎|兩度染疫受後遺症折磨難煮飯做家務 記者媽媽:無力看完一部電影

發佈時間: 2021/07/28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英國是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確診個案累計超過500萬宗,蘇格蘭一名記者媽媽先後兩次染疫,康復後受嚴重後遺症折磨,持續出現眩暈、偏頭痛、視覺模糊,以及關節痛等症狀,身體像80多歲老人,甚至連做家務、看電影氣力也沒有。

據《BBC中文網》報道,居於蘇格蘭的44歲亞當(Lucy Adams)去年3月第一次感染時還沒有社區檢測,但她呼吸困難等多種症狀,曾兩次致電國民保健署NHS24小時熱線求助,但被告知若非嘴唇發青,就應該留在家中隔離。

其7歲女兒亦受感染,康復後一直感到疲倦,並且有呼吸問題,她表示:「我們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她,醫生似乎也不知道。」由於醫生指恢復需要時間,故她們一直耐心等待,惜經過16個月情況仍未好轉。

長期疲憊乏力 無法生活做家務

患病前亞當喜歡在野外游泳、登山和探險, 但染疫後這些活動對她來說都遙不可及,亞當形容自己有一種只是在「生存」,勉強維持生命的感覺,她指自己身體疲憊,難以忍受家庭生活吵鬧聲,更不想接觸光,經常躺在漆黑的屋內,形容房間感覺如同無法逃脫的監獄,而原本舒適、溫暖的牀就像是在波濤洶湧大海中搖曳的小船,

「有時甚至就在住所附近散步,也無法肯定自己是否有力走回家。只要有一點點坡度,我就會氣喘。」

有些人見到亞當外出散步便以為她已經痊癒,但其實她散步後便要立即上床休息,當晚更很可能有劇烈頭痛、發燒,甚或喪失視力,連做飯、清潔或是用洗碗機都有困難,連一部完整的電影也沒有力氣觀看,往往因手震太嚴重,或者因為頭痛以及視覺問題等無法堅持下去。

(點擊放大查看)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5.jpg"}}{{/hket:inline-image}}

好轉後二度染疫

這個病已佔據了其生活的全部,但她不欲永遠受折磨,曾嘗試不同治療方法,包括限制飲食、冷水浸泡、針灸等,以及服用各種補充劑,又透過做瑜伽、見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以及參加心理課程等。

情況終於稍有好轉,她逐漸恢復工作,卻在工作一周後再次確診新冠肺炎,幸好這次病情較輕微,休息10日後要逐漸好轉。

四出尋求根治之法

專家對新冠肺炎的長期後遺症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因活病毒重新在體內激活引起,有人則指是自身免疫問題,意味著身體正在攻擊自己;還有另一種理論認為,它可能是由於免疫系統不夠活躍,或是受到最初病毒攻擊後,令免疫系統癱瘓引起。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最新數據顯示,有接近100萬人感染新冠4周後仍有多種症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

亞當至今仍未找不到根治方法,今年4月她與愛丁堡大學神經精神病學家卡森教授見面,對方認為她數月來血管裡感覺到的嘶嘶聲,是由於血液中有過多二氧化碳令PH值改變造成,故推薦她做呼吸測試檢查。

(點擊放大查看)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7.jpg"}}{{/hket:inline-image}}

亞當同時參與卡森有關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對大腦影響的研究,結果證實亞當患上呼吸模式功能障礙,意味身體中殘留太多二氧化碳,頭暈則屬持續姿勢性知覺頭暈。卡森表示,亞當的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應能根治,而瑜伽和心理治療都有幫肋。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 無麻醉洗牙不徹底恐釀蛀牙發炎 獸醫拆解貓狗洗牙3大迷思

{{hket:ul-video id="3467"}}{{/hket:ul-video}}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陳雯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