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簡單抽血篩檢病毒性肝炎 減肝硬化及肝癌風險

發佈時間: 2021/07/28

肝臟疾病總是殺人於無形,無論是病毒性肝炎,抑或是肝硬化及肝癌,病情早期往往毫無病徵。不過,即使它們是「無色無聲」,也不代表我們要坐以待斃,現時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已能準確診斷是否患上病毒性肝炎,一旦確診並盡快展開治療,將能減低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並能降低相關死亡風險。有醫生建議於1988年以前出生,或家屬曾患有肝臟人士,盡早接受肝炎篩檢以識別病情。

病毒性肝炎主要指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根據香港大學早年普查發現,本港約有7%人口帶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個案數字相對較少,病發率約為0.3%至0.4%。香港肝壽基金董事局委員、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肝臟科臨床教授司徒偉基教授指出,早期病毒性肝炎幾乎沒有病徵,容易令患者忽略了其嚴重性,當出現腹水、肚脹及黃疸等病徵時,意味著病情已步入晚期,治療就更見棘手。

持續發炎致肝臟纖維化
若然沒有及早發現病毒性肝炎並展開治療,就有機會增加肝硬化,甚至患上肝癌的風險。司徒教授解釋,肝臟不停發炎、受損及自我修復,會在表面形成疤痕,肝臟組織便會被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愈早發現患上病毒性肝炎,適時診斷及治療,就能夠大大減低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訂出二零三零年「消除肝炎」的目標,病毒性肝炎的診斷率及治療率分別要達到九成及八成,然而包括香港在內的西太平洋區,遠遠低於以上目標。司徒教授引述一項研究指,本地肝癌的病死率高達78.6%,比起大腸癌高出兩倍:「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死亡比例,究其原因,這與患者太遲接受檢查及診斷有關。」

高風險人士 盡早接受篩檢
要做到早診早治,司徒教授認為高風險人士應盡早接受篩查,識別自己是否病毒性肝炎患者。他指出,只需要透過驗血檢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及「丙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便能達到篩查效果,準確度高,檢查過程簡單,現時公立醫院及私營醫療市場也有提供相關檢查服務。

至於哪些人士屬於高風險人士,司徒教授建議在1988年以前出生並沒有受惠於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的人士,以及直系親屬曾患有乙肝、肝硬化或肝癌的人,應及早接受篩查,排除患上病毒性肝炎的風險。此外,曾在外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接受過輸血手術人士,曾與人共用針筒(濫藥人士)或接觸過血液樣本的人也應盡快抽血檢驗,免除後患。

司徒教授就曾遇過一名年僅30歲的男患者,由於其家人患上了肝癌,他擔心之下接受了相關檢查,結果發現他不僅是乙型肝炎患者,更在肝臟發現兩粒腫瘤,幸好及早發現,經手術治療後亦得到痊癒。司徒教授稱,肝癌平均發病年齡為60多歲,若非該名男病人及早接受篩查,根本難以發現體內已有癌細胞,這亦顯示早診早治的重要性。

為響應7月28日世界肝炎日,香港肝壽基金近來舉辦了一個名為「莫等待 肝全至上」的社交媒體活動,希望藉此呼籲大眾及早接受慢性肝炎篩查,揪出慢性肝炎這個沉默的「殺手」,及時接受相關治療,減低肝癌的風險。請留意各大社交媒體貼文,一同守護肝臟健康!

{{hket:inline-image name="okProfessionahotanda.jpg"}}{{/hket:inline-image}}

▲香港肝壽基金董事局委員、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肝臟科臨床教授司徒偉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