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塱原濕地優化 12種鳥類入內繁殖 料2023年竣工 總面積增8公頃

發佈時間: 2021/07/29

位於新界北的塱原是本港最大的連片淡水濕地,為維持並提升其多樣性,以補償北區開發的濕地損失,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9年底起展開優化工程,以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包括將濕地總面積從14公頃增至22公頃。署方指新增的8公頃濕地中有5公頃已完工,料整體工程2023年完成。

漁護署指,過去兩月已錄得12種鳥類在濕地範圍繁殖,包括首次在塱原繁殖的黑翅長腳鷸。

優化工程主要藉着清除荒廢農地和旱田的雜草和其他植物,並經翻土、泵水入土等程序改造為濕地,繼而建造稻米田、水滋田和淺水池等不同類型的濕地環境。如建造水滋田時加入雞糞以培養紅蟲、水滋等無脊椎動物供候鳥和水鳥作食物,並在淺水池中央建「鳥島」供鳥類築巢和避開獵食者。另為支援日後濕地的農耕活動,團隊採用石籠搭建1.9公里的灌溉水道,並加設抽水井方便居民取水。

建鳥島助築巢 避開獵食者

漁護署高級自然公園主任陳倩慧透露,今年4至6月署方發現彩鷸、白胸苦惡鳥和黑水雞等12種鳥類在濕地範圍繁殖,更首次發現活躍於新界西北的「黑翅長腳鷸」在塱原築巢,反映濕地生態良好。她謂團隊冀在10至12月前完成建造1至2公頃的稻米田,讓在冬天過境的候鳥、尤其是極度瀕危的黃胸鵐(禾花雀)能在此稍作休息。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工程師(北3)曹偉雄坦言,最大挑戰是工程進行時如何避免影響生態,故署方除要求承建商預先劃定小型機器進入農地的路綫,亦會與漁護署和環保團體合作監察。

陳又稱,「自然生態公園」面積達37公頃,屆時整片濕地環境將「濃縮」至5公頃的訪客區內,讓公眾進一步認識濕地保育。

記者︰歐文瀚

相片:土木工程署提供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