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街市買​​​​​鯇魚煮熟現2條疑似寄生蟲 市民大驚:食到一半先見到|附4大食淡水魚貼士

發佈時間: 2021/09/06

食淡水魚要徹底煮熟。日前有市民在網上發帖分享,指在進食鯇魚期間突然驚見有兩條線狀物,擔憂是寄生蟲,遂上傳照片到網上詢問網民。對此有網民就表示,淡水魚出現寄生蟲的情況很常見,又建議事主不應繼續進食,宜帶回購買的超市或魚檔退貨。

近日有市民在Facebook專頁「將軍澳主場」上圖文並發帖指,近日在進食從樂富某街市購來的鯇魚期間,發現兩條疑為寄生蟲的線狀物,已沒生命跡象,「食到一半先見到」。從其上傳的照片中可見,兩條線狀物呈白色長條形,其中一條的一端較肥大。事主大驚遂詢問一眾網民線狀物的真身是甚麼:

「食吓食吓鯇魚發現呢兩條嘢,唔通係史上最可怕嘅寄生蟲?希望有人幫手答。」

{{hket:inline-image name="237302380_378971950357454_7281872982096329543_n.jpg"}}{{/hket:inline-image}}

帖文發布後,不少網民直言恐怖,有人又提醒事主不要繼續進食,「條魚可能仲有蟲卵,唔好食」、「成日都會有,所以一定要煮熟」、「淡水魚寄生蟲一大把」。另有網民分享,在數年前於將軍澳一間超市內購買三文魚時有類似遭遇,並建議與店方商量退貨:

「我好幾年前,買一份割好的三文魚頭頭尾尾啲肉做火煱,又係食到一模一樣,條白色頭尾都係尖的,煮好耐都係吾易斷,應該係寄生蟲。」

食安提醒:淡水魚或帶有寄生蟲

食物安全中心曾指出,在一般環境下飼養的淡水魚(例如鯇魚及大頭魚),除了致病菌外,還可能帶有寄生蟲,例如帶有造成膽管梗阻、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中華肝吸蟲」。人們進食受感染的淡水魚後,囊狀幼蟲會在十二指腸破囊而出,遷移到肝臟內的膽管。囊狀幼蟲會在膽管內發育成蟲,然後產下蟲卵,蟲卵可隨膽汁進入糞便,繼續傳播週期。

感染小量中華肝吸蟲可全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但感染大量中華肝吸蟲則會令患者受到長期嚴重感染,引致食慾不振、腹瀉和發燒。此外,中華肝吸蟲亦會造成膽管梗阻和肝硬化,嚴重者可造成慢性黃疸,繼而較容易出現膽管癌。

4大食淡水魚貼士

中心提醒市民進食淡水魚時,可注意以下4大貼士,保障健康: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_600.jpeg"}}{{/hket:inline-image}}

同場加映:

聲帶受損|練美娟年少玩通宵常大叫致聲帶生瘜肉 因黃德斌一句話做手術還原靚聲

{{hket:ul-video id="4069"}}{{/hket:ul-video}}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林幸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