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骨關節炎|理大研標靶治骨關節炎 有望為病人「斬斷」痛楚 

發佈時間: 2021/09/14

不少長者飽受骨關節痛困擾,止痛藥效用亦會不斷下降,而痛楚成因正是「神經生長因子(NGF)」。香港理工大學首度研究,將癌症標靶治療概念引入到骨關節炎鎮痛之下,只要使用結合二硫化鉬塗層及NGF抗體的標靶納米探針打入體內,配合光聲成像即可準確找出NGF分子位置,再利用紅外線光熱療法即可破壞NGF分子,從而「斬斷」痛楚,小鼠實驗發現效用可持續4日。 

標靶治療是指準確對準癌細胞用藥,理大研究首度將概念用於骨關節炎之上。帶領研究的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溫春毅指,傳統止痛藥只能鎮痛數小時,且藥效會隨時間下降,長期患者或只餘換骹手術,但輪候時間長達年計,今次技術則可減輕他們做手術前期間的痛苦。

料成本僅數十至百元

他又指出,純以紅外線光熱療法「照燈」亦有鎮痛作用,但效用極短,配合標靶則可準確破壞NGF,提高止痛效用,另以往抗NGF療法實驗發現,使用高劑量NGF抗體會加劇關節病變,但新技術使用以往1%劑量即可有效,在小鼠實驗亦無發現副作用。 

另一帶領研究的該系副系主任楊莫稱,納米探針材料成本僅數十至100元,惟光聲成像儀器尚未普及,期望病人未來可每星期到診所或社區中心由醫護注射探針,再回家自行「照燈」,但表明研究尚在前臨床階段,相信要5至10年時間才推出市場。 

中大研多功能納米探針,助及早檢測柏金遜症,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蔡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