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10%學生稱曾遭體罰 近半無求助 缺相關政策 目擊教師難介入

發佈時間: 2021/09/17

香港禁止校園實施體罰已有多年,惟有機構研究發現,約10%受訪學生在開學後半年內曾遭體罰,近半學生未有向他人求助;亦有老師反映雖曾目擊同事的不當行為,但礙於各種原因而未能介入事件。國際培幼會認為政府應推動家校合作,訂立「守護兒童」的政策,讓學童在安全環境下成長。

國際培幼會去年3月至今年4月期間,以問卷和小組訪談等形式向約1,497名6至15歲兒童、家長和教職員進行調查,了解教育界對保護兒童政策的意見,結果500多名受訪兒童中,近23%人表示在前年9月開學後的半年內,曾在學校、補習社或興趣班內,遭最少一項被傷害或虐待,約10.2%人更稱曾遭受體罰,而且年紀愈小受體罰機會愈高。

倡訂清晰指引 助教師處理

有受訪補習社老師透露,曾在代課時發現同事除了不斷要學生罰站,更用間尺狠打學生的手板;亦有家長稱兒子讀小六時曾因上課不專心,被老師用鐳射筆「照眼」,着他要專心。惟在自稱曾受害的兒童中,多達48%人未曾向他人透露相關經歷,只會在受到嚴重傷害時才會求助。

該會總幹事蕭美娟稱,不少老師自覺要保護學生,但校方多缺清晰準則,如假設教師已閱讀專業守則等,教師道德培訓亦不足。她稱有老師曾見同事公開喝罵學生,但因「教學自主」等原則,及不知如何反映,認為難介入。

她指現時政策大多着重兒童出事後的處理問題,冀政府牽頭支援教育機構訂立「守護兒童政策」,除預防學生受傷害,亦應確保家長、學生以至教職員有合適機制反映問題。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認為訂明更清晰指引,有助教師處理問題,家長也能分擔保護兒童工作。

記者︰歐文瀚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