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醫生:檢查宜延遲4至6周 接種疫苗後做PET掃描驗癌 或現假陽性

發佈時間: 2021/09/21

現時正電子掃描(PET掃描)可透過注射放射性藥物,追蹤癌細胞位置及生長狀況。不過有醫生指,過往有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後,身體組織因免疫反應發炎,在掃描影像中出現類似癌細胞的變化,造成假陽性結果,故建議大眾打疫苗後應延遲4至6周才進行相關檢查,或以非乳癌患側手臂接種疫苗。

在PET掃描中,醫護會為患者注射放射性藥物,體內癌細胞會將之吸收,掃描時癌細胞在影像中會像亮燈般變色,助醫護識別,但養和醫院核子醫學專科醫生黃月紅說,過往有患者打新冠疫苗後產生免疫反應,針口附近的淋巴會發炎及吸收同類藥物,出現類似反應,形成假陽性,故建議打針後延遲4至6周接受相關檢查。

倘情況緊急 宜打非乳癌患側手臂

黃稱,現時海外研究中,本港兩款疫苗都有機會出現此情況,由於復必泰的免疫反應較強,故相關個案較多。另有研究指,接種疫苗後三周內8成患者掃描時均會有類似情況,她接觸的個案中,曾有患者打針的手臂附近影像明顯多處變色,但經檢查後並非癌症擴散。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指,除了正電子掃描,按美國指引,接種疫苗後應延遲4至6周才進行癌症相關檢查,包括X光及超聲波等,因疫苗可令淋巴腫脹,或影響上述檢查,曾有患者打針後淋巴腫大至3厘米,故醫生會檢視影像再配合病史才診斷,有需要亦可抽樣檢查,建議患者若情況趕急,接種疫苗時應選打非乳癌患側手臂,若兩邊均曾患癌,可考慮在臀部或大腿接種疫苗。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邱振中醫生稱,PET掃描較新、敏感度較高,但較昂貴並有輻射暴露,故臨床上較常用於較大或期數較高的腫瘤,建議第三期或以上的乳癌患者可考慮使用,並應在醫生建議下使用。

記者:李明佑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