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同理心 化解青少年焦慮症

發佈時間: 2021/09/23

啟動同理心 化解青少年焦慮症

「都唔知佢驚乜。」爺爺大聲說。

女孩患有社交焦慮症。她害怕出醜和被注視,擔心說錯話會被別人取笑,因此經常閉嘴不語。她的父母要長時間工作,爺爺成為她的主要照顧者。

爺爺周末帶女孩與茶友飲茶,當女孩不能打招呼時,爺爺總會不耐煩地說一兩句︰「乜你唔叫人,成嚿飯咁㗎!」有時茶友也會加一把嘴,令女孩陪感緊張。

處理青少年的焦慮症狀,除了由個案的認知行為入手外,照顧者如何回應青少年的情緒亦很重要。研究指出,情緒忽略和情緒否定的回應,與青少年的抑鬱及焦慮徵狀息息相關。只集中糾正青少年表面的行為而忽略背後的情緒,會令他們覺得不被理解而漸漸拒絕溝通。因此,讓照顧者對年輕人有同理心,以及作出情緒認同的回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治療方向。

我先嘗試邀請爺爺作換位思考,想想假如他身處孫女的處境,被茶友批評會有甚麼感受。爺爺爽快地表示不會介意,並認為那只是小事。爺爺似乎仍難以理解孫女的感受。

要啟動同理心,除了換位思考之外亦可以從感受出發,於是我再邀請爺爺回想自己類似的經歷,例如在工作上被批評。爺爺臉色一沉,聲綫也慢下來說︰「咁都會唔開心同擔心畀人鬧嘅。」

女孩開始看着爺爺,點點頭,似乎他們開始在情感上有溝通了。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黃肇誼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