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長者較易患骨髓癌

發佈時間: 2021/10/07

長者較易患骨髓癌

70歲的林先生背痛問題嚴重,難以入睡,同時有氣促現象。驗血發現他患有嚴重貧血,腎臟功能亦出現衰竭現象,血鈣水平上升。雙同位素「正電子掃描」顯示林先生全身骨骼多處受癌細胞破壞,血液有大量副蛋白,骨髓含大量異常漿細胞,確診「漿細胞骨髓癌」。

人體免疫系統異常複雜,B淋巴細胞演化成為漿細胞,負責製造不同抗體,對付不同的病毒細菌。正常的漿細胞集結在淋巴結及脾臟等淋巴器官組織,但癌變後則喜歡在骨髓組織集結,因此稱為漿細胞骨髓癌;情況嚴重的,可導致骨髓衰竭,不能製造足夠血球,令病者出現貧血現象,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不足,容易受感染及流血難止。

骨髓癌經常影響骨骼,令骨頭變得脆弱,易出現骨折現象。骨骼受癌細胞侵蝕,骨頭內的鈣質大幅流失入血,令血鈣濃度上升;高血鈣水平又使尿量增加,令病者易進入缺水狀態,影響腎臟功能。癌細胞仍有能力分泌抗體,但屬不正常抗體,稱「副蛋白」;其分子結構與正常抗體相似,由重鏈及輕鏈兩部分組成,比例一對一。高濃度的副蛋白可破壞腎臟,同時影響血液循環。個別骨髓癌患者體內的癌細胞製造過量輕鏈,令血液內的兩種輕鏈,其中一種水平急升,稱為「輕鏈病」;輕鏈的分子結構較細小,容易破壞腎小管,大大影響腎臟功能。蛋白質從尿液大量流失,加上腎功能衰竭,可引致全身水腫。輕鏈又可轉化成澱粉樣蛋白,沉澱於各主要器官之內,包括心臟、腎臟、肝臟、腸胃及骨髓等,造成嚴重破壞;如心臟受損,可迅速致命。

骨髓活檢見癌細胞,血液及尿液有副蛋白,還有磁力共振掃描或正電子掃描見骨骼變化,可確診骨髓癌。部分病者有典型病徵,血鈣上升(Calcium)、腎臟受損(Renal impairment)、貧血(Anaemia)及骨骼出現病變(Bone),合稱CRAB。

控制骨髓癌,有多類藥物可供選擇,一般混合使用,包括類固醇、蛋白酶體抑製劑、免疫調節劑、化療及單克隆抗體。年輕病者可考慮接受「自體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療效更佳。

(本專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