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抑鬱症治療須個人化 病人全盤掌握藥物療效與副作用

發佈時間: 2021/10/13

應對抑鬱症講求耐性與策略,首先要在病情初期盡早接受治療,用藥也必須準確,更要預先得知藥物的副作用。無可否認,有效的藥物或多或少亦有其相應的副作用,幸而現時醫生治療抑鬱症的方案是能夠因應患者的年齡、身體質素及意願,選擇最適合他們的藥物,減低因治療而衍生的不適,有助他們重拾樂觀情緒,再現笑顏。

34歲的阿文(化名)確診患上抑鬱症,醫生為他處方劑量極低,屬於起始劑量的抗抑鬱藥物「血清素調節劑」(SSRIs)控制病情。這種藥物主要機制是阻止血清素重新進入釋放它的神經細胞,讓它停留在大腦及身體的時間更長。怎料用藥後一星期,他變得更為焦慮及坐立不安,甚至因此衍生輕心念頭,病情比起未用藥時更差。
 
對抗抑鬱也能個人化
醫生估計這是藥物副作用所致,即使是劑量輕微,但患者仍有機會出現相關反應,最終為他處方了另一種褪黑激素類型的抗抑鬱藥物,此類藥物除了能改善睡眠質素,同時亦能間接影響血清素水平。結果轉藥後,阿文的病情得以控制,也未有出現治療初期的副作用。

精神科專科醫生苗延琼指出,現時有四大類抗抑鬱藥物,包括「三環抗抑鬱藥」(現已較少使用)、「血清素調節劑(SSRIs)」、「血清素及腎上腺素調節劑」(SNRIs)及其他藥物如褪黑激素類抗抑鬱藥物等。醫生為患者處方藥物時,會考慮其年齡、性別、徵狀及身體狀況,並且因循各種藥物的治療機制、療效及副作用,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方案。她認為,所謂個人化治療,考慮上述因素之餘,亦要持續監察病情及副作用的反應,一旦副作用大於治療實質成效,便應嘗試轉藥。
 
不敢透露副作用
 藥物副作用往往是抑鬱症患者感到憂慮的因素,部份人甚至因此諱疾忌醫。苗醫生表示,有些患者礙於私隱及自尊心,對某些副作用不敢宣之於口,例如部份抗抑鬱藥物影響到性功能,或是引致肥胖,一些病人情願啞忍或自行中斷治療,但若能如實告知醫生,是能夠透過調校劑量或轉藥,克服這些使人懊惱的副作用的。

 事實上,治療抑鬱症需要耐性,苗醫生指大部份藥物有其起動時間,用藥後大約2至3星期療效才會浮現,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會愈來愈好。苗醫生指出:「在病情受控及鞏固的情況下,不妨接受一些非藥物治療方法,透過其他方法管理情緒,能夠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苗醫生強調,抗抑鬱藥物並不會造成依賴,患者毋須擔心「愈食愈多」,醫生會在病情改善下適當減藥,陪伴患者度過難關。

苗醫生又提醒,一旦情緒持續出現低落便應及早求醫,而治療抑鬱症有不同方法並各有成效。患者應按個人身體狀況、病徵及承擔能力等,與主診醫生詳細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4500W.JPG"}}{{/hket:inline-image}}

▲精神科專科醫生苗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