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獅子山」令天文台失威 颱風非typhoon譯過來?

發佈時間: 2021/10/11

「獅子山」令天文台失威 颱風非typhoon譯過來?

熱帶風暴「獅子山」襲港,期間天文台被批評上周五太遲掛黑雨警告。

天文台後來又掛8號風球,風勢被指「靜英英」,但就「掛足」22小時,成為本港最長命「8號東南烈風或暴風訊號」,再惹爭議。

逢打風,香港人習慣叫颱風(typhoon),其實正確統稱是熱帶氣旋,較弱的叫熱帶低氣壓,勁一點變成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中心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以上的才叫颱風。颱風和颶風(hurricane)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出現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西北太平洋、南中國海的稱作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則叫颶風,也就是說美國的叫颶風。

關於中文「颱風」一詞的來歷,古今中外有不少文章考證,卻仍然眾說紛紜,本文盡量簡化介紹一下。一般人多以為「颱風」音譯自英文typhoon,但其實有另一講法,英文typhoon才是反過來借自中文。

源自廣東話、閩南語?

颱風(簡體字︰台風)為何叫颱風?第一個說法,可能是源自廣東話「大風」(tai fung或daaih-fùng),被外國商人、航海家學了借用,從海路、陸路傳到中國北方,最後進入普通話詞彙成了「台風」。第二個說法指源自福建。清代《重修台灣縣志》記載︰「所云台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福建閩南語「風篩」發音接近fung tai,於是成了「風颱」,最後講講下成了「颱風」。

第三個講法就是跟英文typhoon音譯過來,但即使如此,typhoon其實本來也受中文影響。在希臘文化裏,Tuphōn或Typhon是風神名字,亦解作捲動的風。Tuphōn這詞在中世紀傳入阿拉伯語,阿拉伯人借用這個詞變成tūfān,稱呼在中國沿海遇到的大風,之後tūfān隨穆斯林入侵者在11世紀進入印度語言,在17世紀末進入了英語,成為touffon指印度洋的風暴,並疊加融合中國人廣東話「大風」的叫法,最後變成了今天typhoon這個字。英國出版的《牛津英語詞典》和美國出版的《韋伯英文詞典》關於typhoon的詞源,都指出有兩個講法︰第一來自阿拉伯語tūfān,而阿拉伯語tūfān來自希臘語tuphōn,第二就是來自廣東話「大風」。即是說,廣東話的大風和希臘文的tuphōn雖然毫無淵源,但湊巧這兩個字音近,因此融合在一起。

Typhoon有借自廣東話的說法,那麼中文颱(台)風怎麼來?是從英文typhoon音譯回中文被採用?來了解一下颱風一詞在中文的演變。根據復旦大學吳立廣教授的考證文章,中國古時人們沒有此詞,而是叫颶風。南朝《南越志》中對颶風有記載︰「熙安間多颶風。颶者,具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古代熙安是現在的廣州或附近地區。可見,當時把風災稱為「颶」有兩個意思,一是具四方,影響了東南西北風向的變化,另一個意思是風災帶來恐懼。到明朝開始,文獻資料開始出現「颱」字,1688年在清代編撰的《台灣府志》又有較詳細記載︰「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常驟發,颱則有漸。颶或瞬發倏止,颱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在另一段,又把颱進一步稱為颱風,即是說在1688年颱和颱風已經可同時使用,但18世紀完成的《康熙字典》中卻沒收錄「颱」字。

在《中國氣象災害大典》中,可以看到「颱」字替換「颶」的過程。廣東卷中,最早記錄影響香港的「颱風」在1864年,上海卷在1875年以後風災記錄基本都用「颱風」代替「颶風」了。由此可見,雖然「颱風」二字在1688年就出現,但廣泛出現在官方記錄已經是19世紀。193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語詞典》收錄「颱」和「颱風」。

若根據有關考究,「颱」是近現代所造之字,在清朝開始有文獻記錄,台灣有詞典把「颱風」視為外來語,說「颱風」由英文typhoon音譯過來,似乎就值得商榷。「颱風」和typhoon的詞源的確較繁複,沒統一說法。但不打緊,是否理解,日子還是如此過,香港人希望的是,天文台的風暴發布不混亂、有標準、又人性化就OK。

撰文: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