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人類活動改變營養成分 珠江口矽藻20年倍增

發佈時間: 2021/10/15

矽藻為香港水域主要海藻品種之一,其數量被視為生態指標,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發現,近20年珠江口水域矽藻數量及比例上升,原因涉及人類活動改變海水營養成分及溫度變化。團隊預測,因應未來全球暖化,水中矽藻比例將持續上升,認為值得進一步調查相關影響。

海藻為大量海洋生物的食物來源,香港海藻總量中約8成為矽藻及雙鞭毛藻,由於矽藻較常見於污染輕微水域,而雙鞭毛藻則帶毒性甚至可令魚類死亡或海水缺氧,海洋科學家會對比矽藻及雙鞭毛藻的數量及比例,以了解海洋生態系統狀況,以往認為若矽藻比例較高,即水質較佳。

將研矽藻紅潮對生態影響

科大團隊分析珠江口水域2000年至2017年數據,觀察到矽藻對比雙鞭毛藻比例一直上升,18年間增加近一倍。團隊發現,矽藻增加並非水質改善,主因是人類活動導致海水硝酸鹽含量急升,改變海水營養成分,並觀察到兩類水藻的細胞密度會隨溫度上升。團隊預計,若營養成分不變,未來水溫每上升1至4度,矽藻與雙鞭毛藻的比例最高可上升達12%。

當海藻暴發繁殖可致海水變色,稱為「藻華」,即紅潮,部分海藻引起的紅潮可令魚類死亡,領導研究的科大海洋科學系副主任劉紅斌指,研究為預測甚至預防紅潮帶來新見解,以往研究指部分矽藻或損害哺乳動物及鳥類神經系統,故未來將進一步研究矽藻紅潮對生態的影響。研究結果已刊於國際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

記者:李明佑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