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張勇

中醫3階段治療骨折

發佈時間: 2021/10/15

中醫3階段治療骨折

喜歡買菜的T女士,在菜市場內不慎跌到,之後被救護車送往醫院,判定是左肱骨骨折,T女士不想做手術,於是直接來診所。當時她整隻手臂瘀青腫脹明顯,疼痛到吃止痛藥也無法減輕。經針灸配搭藥物治療1個月後,她提東西給鄰居,鄰居驚訝地問:「不是骨折嗎?怎麼看不出來?」

古代並沒有可以提供影像醫學的相關設備,因此當時的中醫師藉由望診和觸診來判斷是否有骨折,例如觀察外觀是否變形、異常腫脹瘀青、按壓骨頭有異常疼痛感、骨擦聲,以及明顯的功能喪失等,進而發展出許多正骨理筋的手法及輔助工具來處理。

中醫對於骨折治療,概念上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是血腫發展期,在骨折發生後1至2個星期,這時因外力造成骨頭斷裂、脫臼或關節錯位,組織撕裂,因此會有明顯的瘀血、紅腫熱脹痛,首要處理的便是將斷骨或脫臼錯位的關節復位,若復位不佳,會造成組織韌帶呈現緊繃狀態而無法放鬆,從而影響復元時間。復位後,可配合使用一些清熱消腫止血的藥物。

第二是血腫恢復期,約在骨折發生後2至5星期,骨痂開始形成,骨質已有初步的新生組織連接,但尚未完全癒合,這時會以養血、補肝腎、通經活絡的藥物為主,並且配合針刺和簡單的復健動作,幫助復元以及預防沾黏萎縮。

第三是骨折臨床癒合期,在骨折發生後的6星期,正常情況下骨頭斷端已連接,做簡單動作已無大礙,此時除了補肝腎之外,因為患處容易受風寒濕等邪氣侵擾,故會輔以驅風祛濕的藥物。

若果以骨折來說,經評估後需要手術開刀,則中醫在術後能給予適當的幫助;若不需要手術,中醫也可經由正骨手法和包紮固定,幫助骨折癒合。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張勇 上醫堂創辦人、註冊中醫師,深獲名人富豪信任與支持,專治痛症、都市病等。
欄名: 名人御醫